天安字典

《观插秧》

时间: 2025-05-02 20:11:27

诗句

村北村南春雨多,千声布谷奈君何。

稚子不知征战苦,把秧犹唱太平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1:27

原文展示:

观插秧
村北村南春雨多,
千声布谷奈君何。
稚子不知征战苦,
把秧犹唱太平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村庄的北边和南边都在春雨中滋润,田间布谷鸟的叫声此起彼伏,让人不禁感叹时局的安宁。稚嫩的孩子们并不知道战争的苦难,他们在田里插秧时依然欢快地唱着太平的歌谣。

注释:

  • 布谷:布谷鸟,一种春天到来的象征,其叫声常被视为季节变化的标志。
  • 征战苦:指战争带来的痛苦和艰辛。
  • 稚子:年幼的孩子,象征着无知与天真。
  • 太平歌:歌唱和平生活的歌曲,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崧,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自然景物为主,以质朴自然的风格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忙时节,反映了农村的生机和安宁,突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刘崧的《观插秧》通过田间插秧的场景,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天画面。诗的开头两句“村北村南春雨多,千声布谷奈君何”,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后,村子的景色美好,布谷鸟的鸣叫声在田野间回荡,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而后两句“稚子不知征战苦,把秧犹唱太平歌”则通过稚子的无知与天真,反衬出战争的苦难,对比出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诗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村北村南春雨多:描绘春天到来时,村庄北边和南边都沐浴在春雨中,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千声布谷奈君何:布谷鸟的叫声响亮而多,是春天的信号,诗人感叹在这种环境下怎么能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 稚子不知征战苦:孩子们天真无邪,不懂得外界的苦难,象征着对和平的美好向往。
    • 把秧犹唱太平歌:插秧的孩子们仍在唱着太平的歌,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村北村南”与“千声布谷”,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布谷鸟的叫声与人类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3.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布谷鸟:代表春天和安宁的象征。
  • 稚子:象征着无邪与纯真,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布谷鸟
    • C) 麻雀
  2. 诗中“稚子不知征战苦”中的“稚子”指的是?

    • A) 年长者
    • B) 年幼的孩子
    • C) 农民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恐惧
    • B)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而刘崧的《观插秧》则结合了农忙的生动场面,展现出一种生活的活力和希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查询

旅中卧病 投从叔补阙 白发吟 感寓 观棋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隽阳道中 春闺怨 江岸秋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休战 祛邪 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翼翼飞鸾 隶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坑灰未冷 剽卖 耆宿大贤 尺籍伍符 包含芹的词语有哪些 合皂 精彩 攴字旁的字 牝鸡司晨 尸字头的字 夕字旁的字 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