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时间: 2025-04-24 15:37:20

诗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37:20

原文展示: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白话文翻译:

千古江山,有多少英雄人物却无法寻找,孙权(孙仲谋)曾经在此地。那些繁华的舞榭歌台,终究都被风雨摧残,消逝不见。夕阳映照下的草木,街巷间的寻常景致,传闻曾经有个寄奴(指曹操)在这里住过。回想往昔,骑战马、手握长枪,气吞万里如同老虎。元嘉年间的草率,封狼居胥的举动,最终使得北方的统治者仓皇而顾。四十三年过去了,回望那烽火连天的扬州之路,仍然历历在目。可悲的是,佛狸祠下,只有一片神鸦和社鼓的哀鸣。谁来询问,廉颇老将已经老去,他尚且能吃饭吗?

注释:

  • 千古江山:指历史悠久的河山,暗指中国的历史。
  • 英雄无觅:英雄已经不再被人寻觅或存在。
  • 孙仲谋:孙权,三国时期的统治者,是吴国的开国皇帝。
  • 舞榭歌台:古代歌舞表演的场所,象征繁华。
  • 寄奴:指曹操,暗示其对历史的影响。
  • 金戈铁马:形容战争的激烈。
  • 元嘉草草:指南朝宋元嘉年间的草率之举。
  • 佛狸祠:指历史上的一个祠堂,暗示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凋零。
  • 廉颇:指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暗示老将的衰老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作品多表达家国情怀、个人抱负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本词写于辛弃疾晚年,受到了历史沧桑的感触,反映了对往昔英雄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沉郁的怀古词,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不满。在词中,辛弃疾通过描绘历史和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对过往辉煌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开篇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引入,表现出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消逝。接着,描绘了繁华已逝的舞榭歌台,暗含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斜阳下的草树和巷陌,勾起对曾经英雄的追忆,尤其是提到寄奴曹操,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词的后半部分更加浓烈,辛弃疾回想当年的战斗场景,展现出他心中对英雄气概的渴望。通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的历史典故,批判当时的统治者,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提及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对历史的叹息,结尾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发出对英雄老去的感慨,既是对自己年华的无奈,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思考。

整首词充满了辛弃疾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其豪放而又忧伤的个性。通过历史的回顾,他不仅是在怀念过去的英雄,也是在呼唤现实的责任与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描述历史的悠久,英雄已经不再,暗指孙权的影响不可再寻。
  2.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繁华的歌舞场所已被时间冲刷,象征过往的失落。
  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夕阳映照下的寻常景致,寄奴指曹操,暗示其历史的辉煌。
  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回忆当年战争的壮烈与豪情,展现出英雄气概。
  5.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通过历史事件,批判当时统治者的草率,反映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6.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经过时间的洗礼,仍然记得那烽火连天的历史。
  7.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用佛狸祠的景象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
  8.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询问英雄的年华已逝,反映出对个人与历史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戈铁马”比喻战争的激烈与壮烈。
  • 对仗:如“舞榭歌台”与“斜阳草树”的对比,展现对比的美感。
  • 排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列举,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表现出对英雄气概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辛弃疾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国家的历史与命运。
  • 英雄:代表历史的伟大人物,承载着过去的荣耀。
  • 舞榭歌台:象征繁华与美好,反衬现实的凋零。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乱,历史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孙仲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孙权
    • C) 刘备
  2. “金戈铁马”用来形容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舞蹈
  3. 词中提到的“佛狸祠”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追忆
    • C) 战争

答案:

  1. B) 孙权
  2. B) 战争
  3. B) 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英雄与历史的感慨。
  • 杜甫《春望》: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破阵子》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的作品多豪放激昂,反映对国家的关怀。
    • 李清照的词则温婉细腻,侧重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注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mì),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伸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赢得:剩得,落得。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 灵壁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 江涨见移居者 王深道奏名而归 重阳舟中 醉眠梦中得夏闰得秋早雨多宜岁丰一联起来西 宿农家 月夜怀董叔宏闻其入京未得振 鹊桥仙·西山岩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攴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包含深的词语有哪些 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明弃暗取 始终不懈 齲字旁的字 九县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目空一切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鬯字旁的字 掩压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鬈曲 寻究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驰魂夺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