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0:54
题南圃一首
作者: 苏籀 〔宋代〕
妖娴十五馀,清春破瓜初。
婉腻讵如玉,凌风素云裾。
莺燕妒声实,窈心自有夫。
取怜逆万目,白地肠应无。
惶惑少年士,逐麋不顾菟。
倾囊买消渴,借问谁家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十五岁少女的美丽与春天的初始。她的娇媚不亚于美玉,宛如轻盈的云彩在风中飘扬。燕子和黄莺因她的美丽而感到嫉妒,然而她的内心却有自己的归属。许多人都对她投以怜惜的目光,但她的心境却是空灵的。年轻的男子们追求她,完全不顾及其他的女子。有人倾囊而出,想要消除心中的渴望,便问道:谁家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苏籀,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人情世态及女性的美丽与脆弱,风格优雅。
这首诗创作于南圃,作者以春天的美丽和青春的懵懂为背景,表达了对于少女美丽与爱情渴望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美丽少女的描绘,传达了青春的娇媚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妖娴十五馀”,直截了当地将少女的年龄与美貌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清春破瓜初”则引入了青春的象征,暗示少女正处在青涩而纯真的阶段。接下来的“婉腻讵如玉,凌风素云裾”更是将她的美丽比作玉石和轻盈的云,展现出她的动人气质。
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与少女的美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意境。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嫉妒的莺燕与众人的盯视使得这份美丽显得有些沉重。“取怜逆万目”一句,反映了少女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众人对她充满好感,但她的内心却未必如意。
最后几句中,年轻的男子对她的追求表现出一份急切和迷茫,反映出对美丽与爱情的渴望,却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青春的张力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青春、爱慕与嫉妒展开,表现了对美的赞美与对爱情渴望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渴望。
“妖娴十五馀”中“妖”字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莺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倾囊买消渴”中的“消渴”指的是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美的赞美,但苏籀的诗更为直接地探讨了青春的复杂情感,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