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澄江试院》

时间: 2025-05-12 08:37:05

诗句

澄江使署本行台,士选菁莪广厦开。

院景诗题凡十四,文章衡鉴得真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37:05

原文展示:

澄江使署本行台,士选菁莪广厦开。
院景诗题凡十四,文章衡鉴得真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澄江使署这个地方,它是士人选拔人才的场所,广阔的院落中有宏伟的建筑。院子里的景色和诗题总共有十四首,文章的评价标准能够真正地辨别出人才。

注释:

  • 澄江:清澈的江河,这里指代澄江使署。
  • 使署:古代官府,负责某种职能的机关。
  • 行台:指临时设立的官署或官员的行宫。
  • 士选:选拔士人,指科举考试的过程。
  • 菁莪:指优秀的草木,这里比喻优秀的人才。
  • 广厦:宽阔的房屋,比喻宏伟的建筑。
  • 院景:院子的景色。
  • 诗题:诗的题目或主题。
  • 衡鉴:评判和鉴别。
  • 真才:真正的人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士选”与古代科举考试相关,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代表着社会对人才的重视。这里的“菁莪”则寓意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沙曾达,近代诗人,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紧密相关,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结合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在古代,澄江使署作为一个选拔人才的地方,承载着许多士人的梦想与期待。诗人写下这首诗,表达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优秀士人的渴望和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澄江使署的壮丽与庄重,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名利与理想的追求。诗中“士选菁莪广厦开”一句,表达了通过科举选拔出优秀人才的理想。在这一过程中,士人的奋斗与渴望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诗的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诗院中的诗题和文章的评价标准,显示了文学创作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却又蕴含深意,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与应有的价值。澄江使署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士人理想的寄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才华的崇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澄江使署本行台:描绘了澄江使署的场所,强调其作为官府的性质。
  2. 士选菁莪广厦开:表明这个地方是选拔优秀人才的地方,建筑宽敞而宏伟。
  3. 院景诗题凡十四:提及院中有十四首诗,显示出文化的氛围。
  4. 文章衡鉴得真才:指出通过文学作品的评判,可以识别真正的人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士选菁莪”和“广厦开”,前后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优秀人才比作“菁莪”,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科举制度的赞美,强调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对优秀士人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澄江:象征清澈与纯洁,代表理想的追求。
  • 使署:代表官府与权力。
  • 菁莪:象征优秀的人才,传达出对才华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士选”指的是什么? A. 选拔士人
    B. 诗歌创作
    C. 书法艺术

  2. “菁莪”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劳动人民
    B. 优秀人才
    C. 自然景色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C. 对自然的歌颂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科后》:王之涣
  • 《题都城南庄》:崔护

诗词对比:

  • 《登科后》与《澄江试院》都描写了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成功与喜悦,后者则强调了选拔人才的制度与环境。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古代科举制度研究》
  3. 《沙曾达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宣室 读张巡故事 元会诗五首 残花 西园晚秋见寄 抒怀恭答待制施正臣 伯逢欲予买一田墅因成自讼 送萧山宰刘寺丞 行药 马比部赴两浙提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善驭 忍耻偷生 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友结 元亨利贞 掩罪饰非 绫绢 卑陋龌龊 马字旁的字 包含奔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无可比象 行之惟艰 包含焕的词语有哪些 圆作 包含屼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