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26:33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走进山寺,松树和杉树夹着小路栽种,
卸下马鞍,随意在苔藓上休息。
尘土沉沉,金色的牌匾依旧悬挂,
灯光昏暗,纱笼里的殿堂不开。
老鹤在凉爽的地方停留在古井边,
幽静的小鸟寻找食物降落在生长的平台上。
诗写成后随意记下檐下的柱子,
离开了,不知何时再来这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老鹤”与“幽禽”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恬淡的生活。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子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经过一座山寺时所作,表现了他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索。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短暂休憩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山寺小憩》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张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通过“趋寺松杉夹径栽”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松树与杉树相依相伴,显得生机盎然。接着,诗人卸下马鞍,流连于苔藓之上,显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此时,寺庙内的金篆牌匾依然悬挂,但灯光微弱,殿堂却没有开启,似乎暗示着一种静谧的孤寂。
随后,诗人描绘了老鹤在古井旁的情景,隐喻着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悠长,而幽禽在台地上觅食,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状态。
最后,诗人写道“去矣何时复此来”,不仅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惋惜,也隐含着对未来重返此地的期望。这种悠远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中隐含着对未来重返的期待,也传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趋寺松杉夹径栽”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现代城市
B. 山寺的自然景观
C. 海边的风光
“解鞍流憩得莓苔”中的“流憩”是什么意思?
A. 随意休息
B. 快速走动
C. 忙于工作
诗的最后一句“去矣何时复此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无所谓
B. 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感慨
C. 对离开的轻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