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6: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26:20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作者:苏轼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
忽然之间,风浪如此猛烈,我想要安然回家。
挂起帆,向西行驶,这个决定并没有错。
洪泽水面宽广,流速如飞。
乡民见我回来了,关心地问候,情意绵绵。
携带酒水在船上出售,这意图不错,岂能违背。
醒来时已过半夜,岸边树木的声音微弱。
明天去淮阴集市,白鱼一定很肥美。
我行走无所谓南北,只求随心所欲。
何必去追逐波澜,整夜摇动窗扉。
妻儿不必担忧,还有箧中衣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旅行途中,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的变幻中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诗作中展示了苏轼对家人的关心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是苏轼在旅途中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突如其来的狂风和波浪,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从容。诗的开头以“风浪忽如此”引入,引起读者的注意,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从对归家的渴望转向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他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怀。
诗中提到的“携酒就船卖”,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将日常生活与自然的艰难结合在一起,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诗人并不因风浪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反而在风浪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展现了他从容的性格。
最后几句“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安然,尽管生活中会有波澜,但他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整首诗从自然的描绘到对日常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在波澜中寻求安宁的哲学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的关怀与思念。
诗中“风浪忽如此”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中,白鱼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箧中衣”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