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步虚词 其七》

时间: 2025-04-27 01:14:07

诗句

宝箓修真范,丹诚奏上苍。

冰渊临兆庶,宵旰致平康。

万物消疵疠,三辰效吉祥。

步虚声已彻,更咏洞玄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07

原文展示:

步虚词 其七
宝箓修真范,丹诚奏上苍。
冰渊临兆庶,宵旰致平康。
万物消疵疠,三辰效吉祥。
步虚声已彻,更咏洞玄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修炼和追求真理的主题。诗人通过“宝箓”和“丹诚”来强调修炼的道理,渴望得到上天的认可和保佑。接着,诗中提到“冰渊”和“兆庶”,象征着清静与繁荣,表明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安定与富饶。最后,诗人希望万物都能消除疾病,三辰(日、月、星)能带来吉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整首诗最后又回到“步虚”的境界,继续吟唱更高的道理。

注释:

  • 宝箓:道教中的法器,象征修道的工具,表明对真理的追求。
  • 丹诚:指真实的诚意,特别是在修道中所需的诚心。
  • 冰渊:象征清净的环境,暗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 兆庶:意味着众多的生灵,代表着繁荣的生机。
  • 宵旰:指夜以继日,形容辛勤努力。
  • 平康:表示安宁和健康的状态。
  • 疵疠:指疾病与缺陷。
  • 三辰:古代对日、月、星的称呼,象征自然的和谐与顺利。
  • 步虚:意味着迈入虚无的境界,心灵的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佶(1082年-1135年),字德明,号宣和,北宋时期的皇帝,亦是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在位期间,政治上面临着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但他个人的艺术成就颇为突出,尤其在诗词和绘画方面。赵佶的诗词风格多表达对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向往,有着浓厚的哲理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赵佶在位期间,正值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诗中隐含了对世事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对和平与健康的向往,以及对修道文化的崇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道教文化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修炼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开头的“宝箓修真范”一语,既体现了道教修行的工具与规范,又隐含了对修行者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修真境界。接下来的“丹诚奏上苍”则进一步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诚恳的态度来赢得天意的眷顾。

中间部分提到的“冰渊临兆庶”与“宵旰致平康”,则构建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理想社会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最后的“万物消疵疠,三辰效吉祥”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健康与幸福的期盼,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旨。整首诗在意象上采用了丰富的自然符号,构筑出一种超脱俗世的境界,令人向往,而“步虚声已彻,更咏洞玄章”则是诗人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对高深道理的再思考与再吟唱,展现了哲理的深邃与宽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箓修真范:指的是修道所需的法器,强调修道的重要性。
  2. 丹诚奏上苍:表达对上天的恳求,希望通过诚心能获得神灵的庇佑。
  3. 冰渊临兆庶:冰冷的深渊中孕育着生机,寓意通过清净的修行可以带来繁荣。
  4. 宵旰致平康:夜以继日的努力能够实现安宁与健康。
  5. 万物消疵疠:希望万物能消除一切疾病与缺陷。
  6. 三辰效吉祥:自然的和谐可以带来吉祥如意。
  7. 步虚声已彻:步入虚无的境界,声声入耳,心灵得到升华。
  8. 更咏洞玄章:继续吟唱高深的道理,反复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宵旰”与“平康”,“万物”与“吉祥”,使诗句更加工整。
  • 意象:通过“冰渊”、“三辰”等意象,营造了清净和谐的氛围。
  • 象征:宝箓、丹诚等象征道教修行的核心理念。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修道与追求真理展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幸福的祝愿,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箓:象征修道的工具,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冰渊:象征清净与深邃的境界,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三辰:象征宇宙的和谐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宝箓修真范”中的“宝箓”指的是什么?

    • A. 道教的法器
    • B. 一种饮品
    • C. 人名
    • D. 地名
  2. “宵旰致平康”中“宵旰”的意思是?

    • A. 日夜
    • B. 晚上
    • C. 早上
    • D. 下午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修道与理想生活
    • C. 战争
    • D. 民生疾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短暂,而赵佶的《步虚词 其七》则更倾向于修道与内心的追求,二者的风格迥异,但都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 任渭长百花手卷,为张青莲 齐天乐 重游沧浪亭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八 齐天乐 蓟门寒食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 夜深难寐再读海德格尔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人日前夕访杜甫草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乘的成语 泥塑木雕 竹字头的字 一丘之貉 优辞 直言谠议 丁册 酉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应援 長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包含帙的词语有哪些 奂奂 充箱盈架 虎字头的字 橡椀 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走金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