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5-13 01:33:16

诗句

横塘忆,忆得暮春初。

翡翠蜡笼人中酒,琉璃砚匣夜钞书。

手腕不生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33:16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三
作者: 冒广生 〔清代〕

横塘忆,忆得暮春初。
翡翠蜡笼人中酒,
琉璃砚匣夜钞书。
手腕不生疏。


白话文翻译:

在横塘边回忆,想起了暮春的初期。
翡翠色的蜡笼下,人与酒相伴,
琉璃制成的砚匣中,夜晚我在写书。
手腕的动作依然熟练。


注释:

字词注释:

  • 横塘:指的是横塘河,可能是作者曾经游玩的地方。
  • 忆得:记得、想起。
  • 翡翠蜡笼:翡翠色的蜡笼,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美的灯笼。
  • 琉璃砚匣:琉璃制成的砚台,砚匣是用来放砚的器具。
  • 夜钞书:夜晚时写书,钞书指抄写书籍。
  • 手腕不生疏:手腕的动作依然熟练,没有生疏。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翡翠蜡笼”和“琉璃砚匣”均为古代文人雅士生活中常见的器物,象征着文人的生活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广生,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情感细腻,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末,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可能是诗人对年轻时光的回忆,或是在某个地方的抒情。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情景与文人日常生活的雅趣。开篇的“横塘忆”便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诗人在春天的回忆中触动了内心的柔软。此诗的意象丰富多彩,尤其是“翡翠蜡笼”和“琉璃砚匣”这两个意象,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文化的深度。蜡笼下的酒,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而琉璃砚匣则暗示了他在文墨之间的勤勉与坚持。

“手腕不生疏”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书法与文化的执着与热爱,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自豪感。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折射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横塘忆,忆得暮春初。:在横塘边,我回忆起了暮春的初期,开启了怀旧的情绪。
  • 翡翠蜡笼人中酒,:在翡翠色的蜡笼下,人们围坐一处,饮酒作乐,展现出欢快的聚会氛围。
  • 琉璃砚匣夜钞书。:在夜晚,使用琉璃制成的砚匣在写书,表明了文人的勤奋。
  • 手腕不生疏。:表达了对书法的熟练与热爱,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蜡笼”与“砚匣”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意象:翡翠、琉璃等色彩鲜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雅致的生活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表现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横塘: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翡翠蜡笼:象征着雅致的生活情趣。
  • 琉璃砚匣:象征着文人的勤奋与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横塘是指什么地方?
    A. 一条河
    B. 一座山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城市

  2. “翡翠蜡笼”中,蜡笼的颜色是什么?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蓝色

  3. 诗中提到的夜晚活动是什么?
    A. 听音乐
    B. 写书
    C. 游玩
    D. 画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冒广生的《望江南 其三》更侧重于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文人生活,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波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扈跸渡河日,进呈御览 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 大江东去 寿高伯川 大江东去 为张可子郎中寿 大江东去 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 大江东去 海舶书怀 大江东去 其九 次东坡韵,赠谢侍御九仪巡按江西 大江东去 其八 答李蒲汀张阳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徒的成语 躁挠 安身为乐 纯一不杂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寮佐 包含惴的词语有哪些 放刁撒泼 富有四海 莺吟燕舞 王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鹵字旁的字 两败俱伤 灵祀 口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鬼见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