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1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19:06
三坛中夜讲真经,大集群仙列下庭。
唯有老君修别殿,手书云篆送玄冥。
在三坛之中,夜晚讲解真经,众多仙人齐聚在殿堂之下。
唯独老君在修建另一座殿,亲手书写云篆字,送往玄冥之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荪谷,明代诗人,擅长道教题材的诗作,作品多表达对道家哲学的思考与追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教盛行时期,表达了对道教经典的传承与对老君的崇敬,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这首诗歌以清晰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道教的讲经场景,体现了道教的神秘与庄重。诗中通过“夜讲真经”的画面,表现出道教文化的深邃和对真理的追求。诗人设定的“三坛”场景,不仅是仪式的象征,也暗示了多位仙人的共聚,体现了道教教义的广泛传播与受众的多样性。
老君作为道教的代表,其修建“别殿”的行为,象征着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显示了道教文化的延续与适应。此外,手书的“云篆”更是将书法艺术与宗教信仰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细致描绘和人物的生动刻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令人感受到道教的深邃哲理和文化魅力,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精神的认同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展现了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表达了对老君和道教经典的崇敬与向往,强调了真理与智慧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坛”在诗中指的是:
A. 三个坛子
B. 道教的仪式场所
C. 三个山峰
D. 三个寺庙
诗中的“老君”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道教的创始人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哲学家
“云篆”是指:
A. 一种花
B. 一种书法风格
C. 一种道教仪式
D.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步虚词 其七》相较,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人生与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