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4:10
原文展示:
孔雀 李郢 〔唐代〕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 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来自越地的鸟儿在青春年华时色彩鲜艳,晴朗的日子里飞入屋内观赏着华丽的衣裳。它那身金翠的羽毛难以用画笔描绘,跨越万里的山川来到这里的人也很少见。它习惯在听到丝竹音乐时独自起舞,当楼台初上时便想要孤独地飞翔。刺桐花凋谢,芳草也停止生长,在南国的巢中应该盼望着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孔雀的美丽与孤独,可能是诗人在观赏孔雀时,被其独特的美丽和孤独的姿态所触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孔雀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与孤独的特质。首句“越鸟青春好颜色”直接点出了孔雀的美丽,而“一身金翠画不得”则进一步强调了其美丽难以用言语或画笔来表达。后两句“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则描绘了孔雀在音乐中的独舞和孤独飞翔的姿态,表达了其孤独的情感。最后两句“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则暗示了孔雀对归巢的渴望,增添了一丝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唐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孔雀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对其独特美丽的赞美,以及对其孤独情感的同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归巢的渴望,增添了一丝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越鸟”指的是什么? A. 孔雀 B. 燕子 C. 鹤 D. 鹰
“一身金翠画不得”中的“金翠”指的是什么? A. 孔雀的羽毛 B. 黄金和翡翠 C. 金色的衣服 D. 翠绿的宝石
诗中的“丝竹”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音乐 C. 丝绸和竹子 D. 丝线和竹竿
“南国同巢应望归”中的“南国”指的是什么? A. 南方地区 B. 南方的国家 C. 南方的城市 D. 南方的乡村
答案: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