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4:24
百司警列,皇在在陛。既饫且醑,卒食成礼。其容穆穆,其仪济济。凡百庶僚,莫不恺悌。奄有万国,抑由天启。
百官整齐列队,皇帝端坐在上。既然进食又饮酒,最终也形成了礼仪。其容貌庄重,其仪态端庄。所有的百姓和官员,皆感到和睦欢愉。天下万国,都是由于天的启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朝廷盛典场面,体现了南朝时期对皇权的崇高和对礼仪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天启”可以理解为君权神授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的信仰与尊重。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平仲,南朝梁人。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诗词、赋、文论,曾任梁朝的高官。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政治、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梁三朝雅乐歌》是沈约为梁武帝所作的乐歌之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对皇权的尊重。诗作的产生背景与南朝的政治、文化繁荣密切相关,体现了对礼乐文化的重视。
这首《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九》以庄重的语气描绘了一个盛大的朝廷仪式场景,诗歌通过对百官、皇帝、礼仪等元素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南朝时期对皇权和礼仪的极高重视。开头的“百司警列,皇在在陛”不仅描绘了朝廷的威严,也暗示了皇帝的权威地位。接下来的“既饫且醑,卒食成礼”则是对仪式本身的描述,体现了礼仪的重要性和庄重性。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排比,使得整首诗读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尤其是“其容穆穆,其仪济济”,通过对容仪与仪态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这种对比也反映了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状态,表达了对国家和谐、人民安乐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不仅展现了对皇权的尊重,也隐含了对社会和谐与安定的渴望,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奄有万国,抑由天启”,则再次强调了天命与统治的正当性,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君权神授的信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尊重皇权和礼仪,强调国家的和谐与安宁,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君权神授的信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司”是指什么?
A. 皇帝
B. 百官和机构
C. 民众
“奄有万国”中的“奄”意为:
A. 突然
B. 遍布
C. 失去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尊重?
A. 文化
B. 皇权与礼仪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