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2:25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作者:黄庭坚
未衰筋力先扶杖,
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
可怜矍铄马征南。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用一根虎臂杖送别朋友李任道。虽然我的筋力还没有衰退,但我已经开始依靠拐杖,拐杖可以帮助我渡过衰老的十二三年。八百岁的老彭(即老彭祖)感叹自己也需要拐杖来延续生命,让人不禁怜惜那些仍然矍铄的老马在征途上奔走南去。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诗词,风格潇洒飘逸,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已步入老年,感受到了衰老的无奈,借用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感慨。
这首诗以“扶杖”作为核心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衰老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未衰筋力先扶杖”直接揭示了诗人虽未完全衰老,却已不得不依靠拐杖的生理现实。这种对比不仅传达了时光无情的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认知与接受。而后两句则引入了“八百老彭”的典故,既增添了历史深度,也让人感受到古人面对衰老的无奈。最后一句“可怜矍铄马征南”,则把目光转向了仍然充满活力的老马,展现了老年人虽衰老但仍然追求生活的精神状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传达出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老病死的无奈与接受。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八百老彭”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扶杖”主要象征什么?
可以将黄庭坚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情与放纵,而黄庭坚则更关注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反映了两位诗人在面对生命不同阶段时的不同态度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