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30
新分菊本自锄山,
手缚枯藤作矮阑。
比似著书空用力,
种花犹得一年看。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山中开辟出一块地方种菊,手工把干枯的藤条绑成矮栏杆。与其说是在写书费尽心力,不如说种花能在一年后看到结果。
菊花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与高洁、坚韧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著书”不仅反映了个人创作的艰辛,也暗含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希言,号竹溪,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杂兴二首》是高翥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创作和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种菊与写书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与创作中的心境。开辟新地,种植菊花,虽是平凡之事,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诗人用“手缚枯藤作矮阑”描绘了自己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创造的形象,展现了他不屈服于困境的精神。与“著书空用力”相比,种花则是一种更为具体、可见的努力,显示了诗人对实用与创造的重视。同时,诗中隐含了对创作成果的期待,种花一年后才能见到结果,正如创作也需要时光的沉淀与积累。
整首诗传达了在艰辛中追求美好与创造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深思。
“新分菊本自锄山”中的“锄”指的是什么?
A. 挖掘
B. 耕作
C. 种植
D. 收割
诗中比喻写书与种花,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艰辛
B. 创作的意义
C. 自然的美丽
D. 对人生的感悟
“种花犹得一年看”中的“看”意指什么?
A. 观察
B. 期待结果
C. 享受过程
D. 学习
高翥的《杂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自然的描绘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强调个人的努力与创造,后者则着重于理想境界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