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39
金缕曲·秋宵送别兰姊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烛剪西窗里。记寒宵依依泣别,泪花偷洗。荡气回肠愁难诉,一样缠绵情意。
盼秋色连波空翠。笛里关山明日事,叹云萍聚散匆匆易。空怅望,天无际。
客中我正伤孤寄。更那堪河梁折柳,消磨英气。
千里他乡斜阳外,兰棹片帆迢递。应早作南来归计。
瑟瑟金风惊岁晚,怕芳华转眼成憔悴。
行乐处,信怀系。
在西窗下,烛光摇曳。回想寒冷的夜晚,依依惜别,泪水悄然滑落。心中愁苦又难以诉说,情感缠绵不绝。盼望秋色如波荡漾,笛声中隐约传来明日的路途,感叹人生如云,聚散匆匆,难以把握。空自怅望,天边无际。客居他乡,我正孤独地寄情于此,更何况河边折柳,削弱了我的英气。千里之外,斜阳照耀着他乡,兰舟轻帆,远行在路。应早做南归的打算。瑟瑟的金风惊醒了岁末的寒意,怕芳华转眼成了憔悴。享乐之处,心中却系念着别离。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深秋之际,诗人送别好友兰姊,表达对好友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惆怅。
《金缕曲·秋宵送别兰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词。全词通过反复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惆怅与思念。开篇以“烛剪西窗里”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温馨的氛围。诗人在寒宵中与兰姊惜别,泪水默默流下,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痛楚与无奈。随后,“荡气回肠愁难诉”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感叹人生的离合聚散,使用“云萍”比喻人生的无常,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千里他乡斜阳外”一句,描绘了远方的孤寂和旅途的艰辛,诗人对兰姊的思念愈发加深。“瑟瑟金风惊岁晚”则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岁月的无常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词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词通过对送别时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惜别之情,展现了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
诗词测试:
“烛剪西窗里”中的“剪”字指的是什么?
A. 剪刀
B. 剪烛
C. 剪纸
诗中提到的“云萍”意指什么?
A. 云朵与浮萍
B. 人生的聚散如浮萍
C. 秋天的浮萍
诗中的“瑟瑟金风”代表了什么?
A. 夏天的微风
B. 秋冬的寒风
C. 春天的暖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家庆的《金缕曲·秋宵送别兰姊》和李白的《夜泊牛津寺》,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陈家庆更加强调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孤独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