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1:34
金缕曲 答寄四哥武汉
此意兄知否。自重阳孤怀廖落,倦歌金缕。故园登临长啸客,纵目关山非旧。渐凋尽御沟枯柳。闻道团城移玉佛,想而今佛也眉儿皱。谁怨得,黄花瘦。倾城消息今初透。又无非和亲策妙,岁金输够。叔侄君臣前日事,此日舆图换绣。费几度新亭沾袖。书卷生涯兄莫问,算书生到此真何有。南去雁,频回首。
这番情意,你是否知道?自从重阳节以来,我心中孤独寂寞,唱着疲惫的歌。登上故乡的高地,长声啸叫,远望关山,已非昔日的景象。渐渐地,御沟旁的枯柳也凋谢了。听说团城里移走了玉佛,想如今佛也愁眉苦脸。谁来怨恨,黄花也因之而憔悴。倾城的消息如今初露端倪。其实无非是和亲的妙策,岁月的金钱也已交够。叔侄君臣往日的事,如今的局势已经换了绣图。费了几次在新亭沾袖的感慨。书卷生涯,兄弟你就别问了,算算书生在这里究竟有什么呢?南去的大雁,频频回首。
吴世昌,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曾任职于多所学府,以其才华和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带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关注社会变迁与人事无常。
此诗作于作者寄给其弟四哥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时局的感慨。在经历了国家变革的背景下,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个人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表达。
《金缕曲 答寄四哥武汉》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重阳节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便引入了对兄弟的问候,显示出作者对亲情的珍视。接着,诗人通过“倦歌金缕”的意象,描绘了自己在华美外衣下的疲惫,暗示着表面的繁华掩盖了内心的失落。
当提到“故园登临长啸客,纵目关山非旧”时,诗人不仅仅是在描述景象,更是在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现状的无奈。随着“渐凋尽御沟枯柳”的描绘,诗歌的情感愈加沉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敏感与惋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团城移玉佛”的历史典故,暗示着国家的动荡与自身的无力感。诗人以“南去雁,频回首”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依恋,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与排比,营造出一种流畅而又富有节奏感的韵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家庭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孤独、历史变迁和家庭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人在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中,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重阳”象征什么?
“黄花瘦”在诗中意味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南去雁”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