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7:0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7:07:02
金缕曲
陆求可 〔清代〕
洗出新春月。正竹架松棚,逼近上元佳节。
巷陌笙歌香暗度,望见高楼残雪。
启绣户藏灯重叠。提出锦箱银烛换,
碧玲珑齐挂雕梁铁。斗柄转,众星列。
玉堂绮宴琉璃澈。乍举头瑶天朗净,
低通藻棁。漏箭不催金吾醉,
侍女频添鸡舌。且一任兰膏明灭。
未过传柑三五夜,尽灯花开个同心结。
初试起水晶热。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夜晚,月光皎洁,竹架和松棚下正迎接着元宵佳节的到来。街巷里传来笙歌袅袅的香气,远望高楼之上残留的雪迹。开启绣花的窗户,灯光层层叠叠,拿出装饰华美的锦箱,换上银色的烛光,碧色的玲珑灯饰齐齐挂在雕梁上,星星在斗柄间一一排列。玉堂中设下华美的宴席,琉璃杯中映出清澈的酒。抬头望向皓朗的天空,低头又见水边的藻草。正值漏箭时分,金吾卫的醉意难以催促,侍女频频添上鸡舌点心。任凭兰膏的光影明灭,尚未过柑传的三五夜,灯花已然盛开,象征着心心相印的愿望。此刻,初尝水晶般的热烈情感。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以词风华丽著称。他的词多描绘生活、节日及自然景观,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元宵佳节前夕,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美好,反映了人们在欢庆春天的同时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陆求可的《金缕曲》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的词作,词中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细腻的情感。开篇的“洗出新春月”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明的春夜,月光洒落在竹架与松棚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通过“巷陌笙歌香暗度”的描写,展现了街道上热闹的场景,笙歌声和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将人们的情绪也点燃了。
词中“启绣户藏灯重叠”一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灯的光辉象征着希望和团圆,而“碧玲珑齐挂雕梁铁”则通过华丽的意象展示了节日的富丽堂皇。随着“斗柄转,众星列”的描写,时间的流逝与夜空的宽广感交织,相得益彰。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在于欢愉与期待,最后的“尽灯花开个同心结”更是表达了对团圆和美好未来的祝愿。这种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该词在清代词作中显得尤为出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形成了华丽而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节日的氛围。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来临的热烈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哪个节日的场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洗出新春月”是指__。
判断题:诗中“斗柄转,众星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