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08: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53:29
清明二首
作者: 杜甫 〔唐代〕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早晨新火冒起新烟,湖水春光洁净,客船轻盈。
他自得其乐,绣羽鸟衔来花朵,而我却无缘与红颜共骑竹筏。
胡童的结束还难以言表,楚女的秀美腰肢也让我心生怜惜。
不见昔日定王城的旧址,长怀贾傅井的井水依旧。
虚无缥缈的焦点只为寒食节,实实在在的却是严君卖卜所赚的钱。
钟鼎山林各有各的天性,浊酒粗饭任我随意吃。
我身漂泊于西东,右臂已偏枯,半耳聋。
寂静中系舟流下泪,悠悠地伏卧,床上书本空空。
十年间蹴鞠将幼雏远去,万里秋千习俗依旧。
旅雁在云上归向紫塞,家人用青枫煮火烤食。
秦城楼阁烟花缭绕,汉朝的山河依旧锦绣。
春去春来,洞庭湖依然宽阔,白苹让白头翁感到愁苦。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变故,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昔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杜甫的《清明二首》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春光的描绘,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哀愁。诗的开头部分,诗人以“新火起新烟”描绘了春日的清新,紧接着又将眼前的春景与他内心的孤独对比,显示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胡童”“楚女”描写了美好形象,却又自觉无缘,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无法实现的无奈。而“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则更是突显出时光流逝,生活的无常与自己的漂泊。
整首诗不仅有对春光的赞美,更有对历史的追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杜甫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节日?
A. 介子推
B. 孟子
C. 贾谊
D. 李白
“此身飘泊苦西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漂泊
C. 对家乡的向往
D. 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旅雁上云归紫塞”中的“旅雁”象征什么?
A. 归乡的思念
B. 旅行的乐趣
C. 自由的羁绊
D. 忧愁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