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答陈石泉》

时间: 2025-04-26 21:58:02

诗句

炎气涨空碧,散作藕花秋。

幽趣兰为佩,浮生芥作舟。

可人从远别,何日许重游。

奁玉清无底,楼居第几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8:02

原文展示:

炎气涨空碧,散作藕花秋。
幽趣兰为佩,浮生芥作舟。
可人从远别,何日许重游。
奁玉清无底,楼居第几州。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气息在空中弥漫,仿佛散作了秋天的藕花。
幽幽的趣味如兰花般佩戴在身,浮生如芥草般随波逐流。
你我在远方分别,何时才能再次重游?
那奁玉似乎无底,究竟居住在何处的楼阁?

注释:

  • 炎气:指炎热的气息。
  • 涨空碧:在空中弥漫,形容炎热的天气。
  • 藕花秋:指秋天盛开的藕花,象征美丽与清凉。
  • 幽趣:幽深的趣味,形容生活中的雅趣。
  • 兰为佩:将兰花作为佩饰,象征高洁与优雅。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
  • 芥作舟:用芥草做船,形容生命的渺小与飘荡。
  • 可人:指可爱的人。
  • 远别:远方的分别。
  • 重游:再次相聚、重逢。
  • 奁玉:奁是容器,玉是珍贵的材料,象征无底的思念。
  • 楼居:居住的楼阁,象征着归宿与安宁。
  • 第几州:在何处的意思,表达对归宿的思考。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兰为佩”与“浮生”均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舫,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情景相融、细腻动人著称。他的诗风受当时文人雅士影响,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舫与友人陈石泉相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的“炎气涨空碧”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夏日的炎热,而“散作藕花秋”则转瞬将场景引入秋天的清凉,体现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幽趣兰为佩”表达了对生活雅趣的追求,同时又用“浮生芥作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显示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思念与期待的交织中,“可人从远别,何日许重游”一句道出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重聚的渴望,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张力,令人感同身受。最后,尾句“奁玉清无底,楼居第几州”则富有哲思,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对归宿的迷茫,仿佛在探索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成功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炎气涨空碧:炎热的气息弥漫在蔚蓝的天空,表现出夏日的炎热。
  2. 散作藕花秋:将这股炎热比作秋天盛开的藕花,暗示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3. 幽趣兰为佩:以兰花作为佩饰象征着高雅的情趣,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4. 浮生芥作舟:生命如同芥草般脆弱,暗示生活的无常与短暂。
  5. 可人从远别:提及与友人之间的远离,引发思念之情。
  6. 何日许重游:渴望重聚,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挂念。
  7. 奁玉清无底:比喻思念的深邃无尽,象征着难以填补的情感空缺。
  8. 楼居第几州:对归宿的迷茫,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气息比作藕花,生动形象;用“浮生”比喻生命的短暂。
  • 对仗:如“幽趣兰为佩,浮生芥作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疑问句:使用疑问句增强了思念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友谊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气:象征着夏日的热情、生命的旺盛。
  • 藕花:象征美丽、纯洁,暗示着温柔的情感。
  • :象征高雅与纯洁的品格。
  • :象征渺小与脆弱,反映生命的无常。
  • 奁玉:象征珍贵的情感和思念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什么? a) 美丽与清凉
    b) 生命的短暂
    c) 富贵与繁华

  2. 诗中“浮生芥作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人生的幸福
    b) 生命的脆弱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的最后一句“楼居第几州”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友谊的珍贵
    b) 归宿的迷茫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舫的《次韵答陈石泉》与李白的《静夜思》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王舫的诗更注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而李白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舫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二十三 题临江驿和徐意一韵 知刘舍人咏秋千 水调歌头(乙巳九月寿城获捷,和傅山父凯歌韵) 和刘清叔檀溪韵 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 咏衡岳禹柏 贺新凉(巧夕雨,不饮,啜茶而散) 题宜兴庵壁 挽肇庆胡守二首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披根搜株 饿殍载道 八字旁的字 包含贸的词语有哪些 兼裒 国运 包含梃的词语有哪些 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娓娓动听 打野鸭子 挦摭 团黄 籍礼 页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一推六二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