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村舍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5-17 22:12:38

诗句

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畬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12:38

原文展示

无怀葛天古遗民,
种畬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
岂知明府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心中没有对葛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和古代遗民的怀念,耕作的农田归来时,带回了山涧里的柴火。乡亭的长官听说过我的名字,却不认识我的面容,难道他知道我这个明府是什么人吗?

注释

  • 无怀:没有怀念、没有思念。
  • 葛天: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古老的时代。
  • 遗民:指古代的居民或遗留下来的人民。
  • 种畬:耕种田地。
  • 归来:回到家中、回到故乡。
  • 束涧薪:指在山涧中采集的柴火,表示生活的平常和朴素。
  • 亭长:乡村的长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 明府:指作者陆游自己,明白的官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生于士族家庭,重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结合,作品内容广泛,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当时他身处南宋,国家动荡,个人屡屡遭遇挫折,心中充满对故乡和理想的向往。诗中体现了他对平凡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陆游的《村舍七首 其一》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全诗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篇“无怀葛天古遗民”即点出诗人的心态,表示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回归。接下来的“种畬归来束涧薪”,则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展示了他与乡村、自然的紧密联系。最后两句则是对乡亭长官的自嘲与无奈,虽有名声,却无人知晓其真面目,这反映了陆游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示了陆游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虚幻的失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怀葛天古遗民: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神话和古老遗民的无感,强调了对现实生活的回归。
  2. 种畬归来束涧薪:描绘了农民耕作归来的情景,束薪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3. 亭长闻名不识面:乡村亭长只听说过诗人的名字,但并不认识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4. 岂知明府是何人:诗人用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表明即使有名声也未必被人知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怀”和“归来”,形成严谨的结构。
  • 比喻:将“明府”作为自我身份的隐喻,反映身份与名誉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乡村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与对自身身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天:象征古老的传统与神秘。
  • 遗民:体现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 涧薪:象征自然、朴素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村舍七首 其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C. 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D. 对官场的赞美

  2. 诗中提到的“亭长”是指什么? A. 农民
    B. 官员
    C. 诗人自己
    D. 古代神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现实与平民生活,陆游的诗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具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 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 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 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 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 失题四首 失题四首 失题四首 失题四首 腊八日夜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溯流而上 一牛九锁 简在帝心 玉亭亭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榷茶 独占鳌头 白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依山临水 士字旁的字 月落乌啼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零和 秃宝盖的字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包含淡的词语有哪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