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58
原文展示: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他在长时间游览都邑之后,感受到对自然的渴望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他羡慕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期待河流清澈的那一天。受到蔡邕慷慨激昂的影响,他与朋友唐生一起探讨疑惑,感悟到天地的深奥。此时,仲春的气候宜人,万物复苏,百草丰茂,鸟鸣声声,仿佛在邀请他放下尘世的烦恼,享受悠闲的时光。他描绘了龙在水面飞腾,虎在山间咆哮的壮丽场景,仰望飞鸟,俯视钓鱼,无不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即使在享受这些乐趣时,也不禁感慨老子所说的道理,打算回归田园,抚琴吟唱,品味经典,挥毫泼墨,追溯古代的智慧。最终他意识到,若能心无所拘,就不必再在乎荣辱。
作者介绍: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东汉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以《归田赋》、诗歌和科学著作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归田赋》创作于汉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仕途困境,张衡通过这首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归田赋》是一首抒怀的赋,张衡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诗中,张衡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对游动的鱼、鸣叫的鸟、悠闲的渔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自在逍遥的生活理想。这种对田园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诗中融入了对老子道理的思考,表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张衡在诗中提到的“纵心于物外”,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意味着放下对名利的追求,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惬意。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共鸣,也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产生深远影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反映出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传达了“隐逸”这一哲学思想的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归田赋》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蔡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衡的《归田赋》和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张衡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的宁静和自我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