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11:37
华清引·感旧
作者:苏轼 〔宋代〕
平时十月幸兰汤。
玉甃琼梁。
五家车马如水,
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
独留烟树苍苍。
至今清夜月,
依前过缭墙。
每年十月,我们常常游玩兰汤。
那里的石头如玉,桥梁如琼。
五家车马如同流水,
路旁满是珠宝。
翠华一去,留下的只是空床。
孤独中只剩下这烟树苍苍。
直到如今,清冷的夜晚明月,
依旧从这围墙之上照过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华清引·感旧》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此时,苏轼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生活颠沛流离,因而更加怀念曾经的安逸生活。
《华清引·感旧》以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著称。诗中描绘了一个关于怀旧的场景,苏轼通过对华清池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篇,描绘了十月的游玩场景,清晰地展现出那种热闹的气氛: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展现了当时繁华的景象。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孤独,翠华一去,空留烟树,表达了失去后的惆怅。最后一句“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则是对过去的无限追忆,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月光依旧照耀,仿佛在提醒人们那些美好的回忆。整首诗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交织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华清池的游玩情景的回忆,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反映了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华清引·感旧》主要描写了什么场景?
A. 游玩兰汤
B. 战争场面
C. 山水景色
D. 田园风光
诗中提到的“翠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华丽的服饰与车马
C. 清晨的露水
D. 一种乐器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亲情
C. 时间流逝与怀念
D. 自然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