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1:31
砧声起碧空,河里浣花红。
照影入秋水,香囊裙带中。
砧声在碧空中响起,河里的浣花正盛开着红色的花朵。
花影映入秋水中,香囊挂在裙带之间。
作者介绍:陶益,明代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作品多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陶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怀。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情体验。开头的“砧声起碧空”,以生动的声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秋日,仿佛听到那清脆的砧声,给人一种生活气息的真实感。接着“河里浣花红”,将视线转向河流,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红色的花朵在河中盛开,象征着热情与活力,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
在“照影入秋水”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花的影子与秋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种映照不仅仅是物象的对应,更是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香囊裙带中”,将自然与人文结合,香囊的提及让整首诗更添一份温柔与细腻,仿佛在描绘一个女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清新,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秋意与生活的宁静。陶益通过简洁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砧声起碧空”中的“砧声”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浣花”指的是?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陶益的《子夜四时歌》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清新,后者则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