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9:17
《虞美人(红木犀)》
作者:范成大〔宋代〕
谁将击碎珊瑚玉,
装上交枝粟。
恰如娇小万琼妃,
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夜深未觉清香绝,
风露落溶月。
满身花景弄凄凉,
无限月和风露一齐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诗人用“珊瑚玉”和“交枝粟”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恰似娇小的万琼妃,粉饰过的额头让人惧怕沾污。夜深时,浓郁的香气未曾消散,风露与月光交融,整个身影在花景中显得凄凉,月光和风露的香气无处不在。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以其婉约的词风和清新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情感细腻,文风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年代,范成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虞美人(红木犀)》是一首充满女性美与自然情感的诗作。在诗中,作者借用“珊瑚玉”和“交枝粟”的意象,展现出女性的娇美与珍贵,体现了对美的向往和珍惜。诗中“恰如娇小万琼妃”一句,将美人比作传说中的绝世佳人,既突显出其独特的魅力,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
其次,夜深的场景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清香绝”展现了香气的持久与浓烈,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忘怀的美好。最后,诗人在“满身花景弄凄凉”中,折射出一种对美的追求与无奈,尽管四周充满了花香与月露,但美丽却掺杂着一丝凄凉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美与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爱情与美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对美的追求与感慨,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珊瑚玉”象征什么?
“恰如娇小万琼妃”中的“万琼妃”指的是什么?
全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分析和解读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范成大的《虞美人(红木犀)》这首诗的情感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