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54
织妇叹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春蚕成丝复成绢,
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
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
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
今年无麻愁杀我!
这首诗描写了织妇辛劳的生活:春天的蚕吐丝后化为绢,夏天的蚕又重头剥茧。绢还未脱出机轴,就准备交给官府,丝线也未落到车上便想要赎回典当。春夏两季忙于养蚕,织妇的布衣仍需缝制衣裳,虽然有布可用,但今年没有麻,真让人感到忧愁。
戴复古,字希孟,号兰亭,宋代诗人,善于写诗,尤其以描写民间生活、劳动场景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质朴,常表现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及对生活苦难的深刻思考。
《织妇叹》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逐渐繁荣的时期,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活依然艰辛。诗中反映了织妇辛苦的劳作与对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她们对生存的焦虑与对未来的渴望。
《织妇叹》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织妇艰辛的生活与无奈的情感。诗中以春蚕和夏蚕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织妇一年的忙碌与辛劳。春的蚕吐丝,夏的蚕重剥茧,体现了劳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紧接着的“绢未脱轴”、“丝未落车”则映射出织妇对生计的迫切感和对生活的担忧。尽管织妇努力工作,仍然面临着没有麻布的困境,显示了生活的无情与残酷。
诗中使用了“愁杀我”这一极具情感色彩的句子,强烈表达了织妇的苦闷与无奈,令人产生共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劳动者的艰辛生活,也反映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忽视与不公,令人感受到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劳动者的辛酸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对底层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焦虑。
诗中的“春蚕成丝复成绢”主要描述了什么?
“今年无麻愁杀我!”中的“麻”指的是什么?
答案:
《织妇叹》和《秋夕》都描绘了劳动者的辛劳,但是《织妇叹》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描绘和对物质的渴望,而《秋夕》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活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