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9: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9:18:45
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
作者: 权德舆
上巳好风景,仙家足芳菲。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丹灶缀珠掩,白云岩径微。
真宫集女士,虚室涵春辉。
拘限心杳杳,欢言望依依。
滞兹文墨职,坐与琴觞违。
丽曲涤烦虚,幽缄发清机。
支颐一吟想,恨不双翻飞。
在上巳节的美好风景中,仙人们的气息弥漫四周。
聚会的地方与兰亭的环境不同,归来的人似乎像山阴的游子。
丹灶上珠光闪烁,被白云环绕的小路也显得幽静。
真宫中聚集着许多女子,虚室里春光明媚。
心灵被拘束在遥远的地方,欢声笑语似乎依依不舍。
我被困在文墨的职务上,坐着却与琴酒相违。
美妙的乐曲洗净烦恼,幽静的封闭空间激发了我的灵感。
我支着下巴吟唱,恨不能双双飞向天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权德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上巳节,诗人与友人游览九华观,感怀于贡院的往事,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玩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上巳好风景”引入,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紧接着提到“仙家足芳菲”,将自然与仙境结合,体现了诗人向往自由与超脱的心情。
在“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一句中,诗人通过兰亭这一文化符号,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聚会的怀念,同时暗示自己的孤独与归属感缺失。丹灶、白云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灵动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困惑。
最后两联,诗人通过对琴酒的思索与对春光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权德舆特有的诗歌魅力。
逐句解析:
“上巳好风景,仙家足芳菲。”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丹灶缀珠掩,白云岩径微。”
“真宫集女士,虚室涵春辉。”
“拘限心杳杳,欢言望依依。”
“滞兹文墨职,坐与琴觞违。”
“丽曲涤烦虚,幽缄发清机。”
“支颐一吟想,恨不双翻飞。”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自由、友谊和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天的节日
D. 冬至
诗中提到的“兰亭”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文人聚会
C. 仙人居所
D. 生活琐事
“拘限心杳杳”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由自在
B. 孤独与无奈
C. 快乐与欢畅
D. 理想与务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权德舆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自然与人生的主题,但权德舆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的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加强调离别的伤感与人生的无常。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