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6:14
我来一榻羡危亭,
倦步支颐竹杖轻。
僧听钟声归寺急,
鸦争林宿压枝鸣。
禅机击拨如锋起,
尘袂驱除似水清。
风定夜虚声转寂,
杯茶精舍一灯明。
我来到这座危亭,心中羡慕它的美丽,
疲惫的脚步倚靠着竹杖轻松地休息。
僧人听到钟声急忙回寺,
乌鸦争先恐后地在树枝上栖息鸣叫。
禅机的启发如同锋利的刀刃轻轻拨动,
尘世的烦恼如水一般被驱散。
风平浪静的夜晚,声音渐渐转为寂静,
在小茶馆里,明亮的灯光照亮着一杯茶。
“钟声”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而“禅机”则与佛教思想密切相关,强调在平静中领悟深邃的哲理。该诗所描绘的场景与禅意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心灵之间的对话。
作者介绍:林拱中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禅意,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超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林拱中游览虎丘时,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对周遭环境的描绘,体现出一种禅宗的宁静与思索。
《游虎丘》以其清新的意境与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描绘了虎丘的风光与作者的心境,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首句“我来一榻羡危亭”,表达了诗人对亭子的欣赏与羡慕,紧接着“倦步支颐竹杖轻”则传达出诗人疲惫的状态,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诗人在美景中的放松与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寺庙的钟声和乌鸦的鸣叫,构造出一种安静而具有生机的氛围。特别是“禅机击拨如锋起”,将禅理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示了作者在静谧中领悟哲理的瞬间,这种顿悟的感觉如同锋利的刀刃,令人印象深刻。最后几句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的灯光,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音韵的和谐,使得诗句流畅自然,同时在意境上又透出深远的禅意,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自我与智慧的渴望。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危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描绘的僧人听到钟声后做了什么?
“尘袂驱除似水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