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39
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陇蜀万里未尝
提携到处觉身轻,楚泽秦关不计程。
只道维摩无侍者,谁知上座是同行。
青鞋白拂真相称,湘竹溪藤误得名。
珍重从今常倚壁,住庵吾欲过浮生。
我在秦望山中得到了这根木杖,至今已有三十年,尽管我行走在陇蜀之间的万里路途,却从未感到疲惫。
我提着木杖,走到哪里都觉得身轻如燕,楚地的泽水和秦关的山川,我早已不再计较路途的遥远。
只道维摩没有侍者,谁知我身边的同伴正是上座维摩的影像。
青色的鞋子,白色的拂尘,真是与我相称,湘竹和溪藤却常常被误解。
从今往后,我珍重地常常倚靠在墙壁上,我打算在这个小庵里安度浮生。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文学成就卓著。他的诗歌多以爱国、忧国情怀为主题,风格豪放且质朴,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政局动荡,陆游因年老体衰而隐居山林,抒发了他对浮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这首诗意蕴深厚,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看淡。开头两句提到木杖,象征着他在漫长岁月中积累的智慧与经历,三十年的时光让他走过无数的风景,然而在漫游过程中,他却不再在意路途的遥远,反映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洒脱。接下来的“只道维摩无侍者”,则透露出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维摩诘的无侍者形象与他同行,意味着他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智慧的陪伴。
“青鞋白拂”则展现了他对简约生活的欣赏,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定相辅相成。最后两句,陆游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他希望在这个简单的庵里,安静地度过余生,体现出他对浮世的淡然与超脱。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游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反思,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传达出对浮生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的木杖象征着什么?
A. 年龄
B. 经历与智慧
C. 财富
D. 权力
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哪个文化背景的人物?
A. 道教人物
B. 佛教人物
C. 儒家人物
D. 西方哲学家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追求权力
C. 淡泊与安逸
D. 忧国忧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均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的反思与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