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1: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10:48
作者:张炎 〔宋代〕
步高寒下观浮远,清晖隔断风雨。醉魂误入滁阳路。落莫不知何处。阑屡拊。又却是,秋城自有芙蓉主。重游倦旅。对万壑千岩,长江巨浪,空翠洒衣屦。景如许。都被楼台占取。晴岚暖霭朝暮。乾坤静里闲居赋。评泊水经茶谱。留胜侣。更底用,林泉曳杖寻桑苎。休休访古。看排闼青来,书床啸咏,莫向惠峰去。
在高寒的天气里,我下楼观望远方,清晨的阳光隔断了风雨。我的醉意误入滁阳路,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栏杆旁不断拍打着,然而这里毕竟是,秋天的城市自有芙蓉的主人。重游之际,已感到疲倦。在万壑千岩之间,长江的巨浪,无边的青翠洒落在我的衣裳和鞋子上。如此美景,尽被楼台占有。晴空中的岚气和温暖的霭气在朝暮之间变幻。静谧的天地中,悠然自得地赋诗。品评水经与茶谱,留住胜友。更何必在林泉中倚杖寻觅桑树和苎麻呢?休休访古,看看青色的山门,书桌上吟咏,莫再去惠峰了。
张炎的《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寒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全词开头以“步高寒下观浮远”引入,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向远方眺望的孤独感。接着,以“清晖隔断风雨”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宁静,似乎在喧嚣与宁静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醉魂误入滁阳路,隐喻着诗人在迷惘中寻找归属,而“阑屡拊”则表现了他内心的思绪翻涌。随后,诗人描写了“秋城自有芙蓉主”,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传达出对秋天的向往与感慨。长江巨浪与空翠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与领悟。最后对惠峰的否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往的释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测试:
《摸鱼儿》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滁阳路”象征什么?
“阑屡拊”中的“阑”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