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11
声声慢(重过垂虹)
作者: 张炎 〔宋代〕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
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
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
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
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
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
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象。舟行水上,柳条轻垂,尽管没有花朵,却能感受到阵阵清香。四周的景色开阔,心中逸兴飞扬。白鸥在水面上悠闲地飞过,夕阳斜照在平静的水面上。我不禁长叹,怎能不在梦中沉醉?自从三高(指高峰、名士等)之后,诗酒囊中的情怀已变得凄凉。近日,烟波浩渺,欢乐的事情似乎都被渔忙冲淡了。山间的洞庭湖夜晚的明月,似乎与潇湘相似又不似。归来未能得,清游的日子多在水乡中。
张炎,字景阳,号惭愧,宋代词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声声慢(重过垂虹)》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和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水乡的宁静与美丽,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境。
这首词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开头部分,词人通过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魅力。随后,白鸥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词人发出长叹,感叹人生如梦,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虚幻的美好中。最后,词人意识到,虽然身处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内心却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上,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体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张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传达出一种诗意的生活追求。
选择题:下列哪个意象与“自由”相关?
A. 柳色长条
B. 白鸥
C. 烟波
D. 斜阳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粱”比喻的是__。
判断题:整首词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对/错)
张炎《声声慢》与李清照《如梦令》对比:
两首词都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张炎的词更显得沉思与忧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对幸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