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水图》

时间: 2025-04-27 13:19:34

诗句

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

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4

原文展示:

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明月下,我攀登着仙女的桂树;在春风中,我欣赏着杏花的绚丽。一天,我得意洋洋,携手同行,向京城进发。

注释:

  • 秋月:指秋天的明亮月光,象征着清冷和宁静的景象。
  • 攀仙桂:攀登仙女所栽的桂树,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美好,常与神话传说有关。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杏花:指杏树的花朵,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也代表着美好的情感。
  • 得意:形容心情愉快,成功的感觉。
  • 联步:意为并肩同行,形容友好的关系。
  • 京华:指京城,古代指的是北京,象征着繁华与荣耀。

典故解析:

  • 桂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桂树与嫦娥、月亮密切相关,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杏花:杏花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好,常与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尤其以他的山水画和风雅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在明代,文人墨客常通过诗词和绘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唐寅的这一首诗表现了他在秋冬交替、春暖花开之际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美好景象的珍视与追求。

诗歌鉴赏:

《山水图》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诗人对秋月和春风的描绘,表达了个人内心的愉悦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另一方面又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盎然。这种时间的变换,不仅反映了自然的轮回,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最后“联步上京华”一句,表达了诗人得意的情感及与友人共同前往繁华京城的憧憬与期待,寓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月攀仙桂:描绘了一个清冷而美丽的秋夜,诗人似乎在借此景象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怀。
  2. 春风看杏花:春风的温暖与杏花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春天活力的向往。
  3. 一朝欣得意:表现了诗人在某一天获得了成功和快乐,感情愈加高昂。
  4. 联步上京华:暗示着与友人一起朝着美好的未来迈进,象征着希望与梦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月”与“春风”,“仙桂”与“杏花”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通过秋月和春风的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寄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着宁静、思考与高洁的情操。
  • 仙桂:象征着追求理想、向往高尚的品质。
  • 春风:象征着温暖、希望与生机。
  • 杏花:象征着美好、爱情与青春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月”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生机 D. 高洁

  2. “春风看杏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惆怅 B. 惊讶 C. 欣喜 D. 失落

  3. 诗中提到的“京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北京 C. 洛阳 D. 成都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1. 《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注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新生,唐寅的作品则结合了秋冬的宁静与春天的盎然。
  2.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强调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唐寅的《山水图》则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 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上声 开元寺佛钵诗 题潼关兰若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奉献致政裴秘监 正乐府十篇。诮虚器 正乐府十篇。贪官怨 太湖诗。缥缈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表结尾的成语 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条条大路通罗马 蝇奔蚋集 露朽 反犬旁的字 官结尾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县壶 艸字旁的字 东声西击 角字旁的字 把持不定 正中下怀 交能易作 鸿鹄高翔 潇颾 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