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8:48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这首诗的意思是:山的颜色没有远近之分,仿佛在看山的人终日行走。山峰和山峦随时都在变换,走在路上的人却不知道这些山的名字。
诗中没有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于山的变化和旅行者心情的思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以散文和诗歌见长。
《远山》创作于欧阳修游历山水之时,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所产生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灵动的意象,表现了山水的变化与旅行者的心情。在“山色无远近”的开头,诗人引入了一种对山的独特观察,强调了山景的普遍性与变化性。接着,诗人通过“看山终日行”描绘了行客的旅途,仿佛在此场景中,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被模糊了。最后两句“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则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渺小与无知。整首诗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尤其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自我存在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哲理的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诗中“山色无远近”指的是:
A. 山的颜色没有差异
B. 山的颜色很鲜艳
C. 山的颜色在远近处完全不同
D. 山的颜色只在远处好看
“行客不知名”中的“行客”指的是:
A. 住在山里的人
B. 旅行者
C. 农民
D. 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