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4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47:05
老来何与青春事,闲处方知白日长。自恨乞身今未得,齿牙浮动鬓苍浪。
年老后与青春有什么关系呢?在闲暇的地方,才知道白天是多么漫长。自己恨自己如今还未能实现理想,牙齿松动,白发苍苍。
欧阳修在诗中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古代文人往往在面对老去时,感慨青春的短暂与理想的难以实现,如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倡导“文以载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理想的反思期。晚年,虽然他有着丰富的经历和成就,却也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对理想的追求未能圆满。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老去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第一句“老来何与青春事”便直面了老年的现实,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第二句“闲处方知白日长”则反映了在闲暇之中,时光的流逝显得格外漫长,心中的惆怅更加深重。接下来的“自恨乞身今未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年老而未能实现理想,令人感到失落。最后一句“齿牙浮动鬓苍浪”则是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叹息,牙齿松动、鬓发斑白,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无情感慨。
这首诗在情感上非常真挚,展现了作者对青春逝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欧阳修以简练的笔触,透视了人生的哲理,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时间的思考,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欧阳修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齿牙浮动鬓苍浪”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关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