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02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
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
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
伏湍喣潜石,瀑水生轮风。
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
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
我行当季月,烟景共舂融。
江关勤亦甚,巘崿意难穷。
势将息机事,炼药此山东。
龙门并非大禹所凿,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西南方流出的是巴峡的水流,它与其他的山脉并不相同。
长长的峡谷延绵五里,曲折而又深邃。
潜伏的急流在石头间奔腾,瀑布激起的水花如轮般旋转。
流水在这里昼夜不停,猛然间从龙门中喷涌而出。
潭水的流势难以测量,水草在水中垂挂成彩虹。
我在这个季节的月光下行走,烟雾笼罩,景色交融。
江边的景致也非常美丽,崇山峻岭的意境难以穷尽。
这股气势将要平息,正是我炼丹之时,恰在这山东。
沈佺期,字子真,号逸少,唐代诗人,擅长描绘山水与自然,作品气势磅礴,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沈佺期游历蜀地时,受龙门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过蜀龙门》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沈佺期通过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龙门的壮丽与奇特。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伏湍”、“瀑水”、“潭河”,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开篇提到“龙门非禹凿”,即强调龙门的伟大并非人力所能及,而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显示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龙门的具体景象,长窦蜿蜒五里,水流在石间奔腾,构成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
全诗情感深邃,诗人从自然景观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尽,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思。结尾的“炼药此山东”更是暗含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龙门非禹凿”中的“禹”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古代治水英雄
C. 自然神灵
诗中提到的“巴峡”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个城市
B. 一个著名的峡谷
C. 一条河流
诗人通过“潭河势不测”来隐喻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复杂与变化
C. 旅行的趣味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过蜀龙门》在主题上均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前者侧重于高远的视野与壮丽的意境,后者则聚焦于细腻的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王之涣的直白与沈佺期的细腻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