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08
忆旧游 小舫太守命题从军记旧图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看胸罗宝宿,气吐长虹,武库家声。
烽火湘沅静,待文雄飞檄,九派江清。
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
算剑影干霄,欃枪自堕,肯赋芜城。
功名入图画,听笳鼓归来,云拥双旌。
廿四桥边月,伴司勋闲醉,海国花明。
髀肉漫惊鞍马,封拜待书生。
试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钟鼎铭。
全诗意为:
在这宽阔的天空下,看那宝船在星宿之间,气势如虹,声势浩大。烽火在湘江和沅江之间静静燃烧,等待着文人抒发豪情壮志,九派江水清澈如镜。
回首八公山的景色,草木间似乎隐藏着敌兵的踪影。算是剑影高悬在天边,长枪也自然而然地落下,不愿再赋诗于那荒芜的城市。
功名在图画中显现,听到战鼓和号角声响起,云彩环绕着双旗归来。
在二十四桥边的明月下,伴随着司勋的闲醉,海国的花儿绽放光彩。
肚子上的肉让马鞍感到沉重,等待着书生的封拜。
试着笑看先前的鞭策,再次铸造燕然山的铭文。
作者介绍:蒋春霖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战争和英雄气概,风格豪放而不乏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表达了诗人对旧游的怀念及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怀念与对功名的渴望。开篇提到的“胸罗宝宿,气吐长虹”,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更加突出了诗人的豪情与壮志。接着,诗人以“烽火湘沅静”引入了战争的主题,表现出对战乱的无奈与静思。回望往昔的八公山,草木似乎在助长对敌的疑虑,这种细腻的描写增添了紧张感。
诗的中段“功名入图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尽管功名如画,但归来时的胜利与荣耀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结尾部分“试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钟鼎铭”,则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反思先前的奋斗与成就,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往昔生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广阔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功名的追求,表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气吐长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豪情壮志
C. 无奈
“烽火湘沅静”中的“烽火”指的是什么?
A. 战火
B. 烟火
C. 照明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意指什么?
A. 一座桥
B. 多座桥
C. 明月下的情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