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48
忆旧游 其二 柬紫帆,再用韵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渐深烟困柳,密雨妨花,小院如秋。
过了收灯节,问正三二月,可似杭州。
东风不情不绪,吹起一分愁。
把选梦年华,盛娇影事,淡抹轻勾。
名流。剪诗翠,坐竹里帘栊,黄月藏钩。
寂寞蛮江道,但新巢换燕,旧舸寻鸥。
红阑夜寒敲句,箫谱倩重修。
算万里游仙,春山瘴碧中有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逐渐深沉的秋天景象:烟雾缭绕的柳树,密集的雨水妨碍了花朵的绽放,小院的情景如同秋天般凄凉。过了元宵节,我问现在是三月,是否和杭州一样。东风似乎也无情无绪,吹起一丝愁绪。将曾经的梦年华、盛美的影像淡淡勾勒出来。名流们在竹林下剪纸作诗,黄昏的月亮也似乎藏在了钩子后面。蛮江的道路寂寞无比,只有新燕换了巢,旧船却在寻觅着鸥鸟。夜晚寒冷,红阑边敲打着诗句,箫声悠扬,重新谱写着美好的旋律。算起来,游历万里之后,春山的雾霭中,依然有楼台伫立。
作者介绍:易顺鼎(1659年-1732年),字文晦,号阮亭,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游历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好景致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易顺鼎的《忆旧游 其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自然描写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小院、柳树、花朵、东风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渐深烟困柳,密雨妨花",便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烟雾和细雨让人倍感孤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接着,诗人通过对节日的回忆,"过了收灯节,问正三二月",将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杭州的向往与思念。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东风不情不绪"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心中的愁绪。尽管外界环境逐渐冷清,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仍然清晰可见,"把选梦年华,盛娇影事,淡抹轻勾"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美好瞬间的深刻体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寂寞。
整首诗围绕对过往游历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感悟展开,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东风不情不绪"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诗人对杭州的感情是?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易顺鼎《忆旧游 其二》: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孤独感,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而易顺鼎则侧重于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