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54
原文展示:
清平乐·瓜洲渡口 李好古 〔宋代〕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白话文翻译:
瓜洲渡口,城池恰似北斗。纷飞的柳絮和铜钱迎接着马头。这里也模仿玉门关的榆树和柳树。前方直接控制着金山。深知这里是东南的形胜之地。更希望各位官员注意,不要忘记了中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好古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这首诗通过描绘瓜洲渡口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国家面临外患,诗人通过描绘瓜洲渡口的景象,提醒官员们不要忘记国家的中心地带,即中原地区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瓜洲渡口的描绘,展现了其地理形胜和战略重要性。诗中“乱絮飞钱迎马首”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渡口的繁忙景象,而“也学玉关榆柳”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瓜洲的树木与玉门关的榆柳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呼吁官员们不要忘记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瓜洲渡口的地理形胜和战略重要性,同时呼吁官员们不要忘记中原地区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恰恰城如斗”形容的是什么? A. 瓜洲渡口 B. 城池形状 C. 北斗星 D. 金山 答案:B
“乱絮飞钱迎马首”中的“乱絮”指的是什么? A. 柳絮 B. 铜钱 C. 飞舞的纸片 D. 飞鸟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玉关榆柳”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瓜洲的树木 B. 玉门关的树木 C. 金山的树木 D. 中原的树木 答案:A
诗的最后两句“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表达了什么? A. 对瓜洲的赞美 B. 对官员的呼吁 C. 对金山的关注 D. 对中原的遗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