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鼓吹曲辞 芳树》

时间: 2025-05-11 08:51:33

诗句

何地早芳菲?

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51:33

原文展示:

鼓吹曲辞 芳树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哪里能见到早春的花香呢?仿佛就在长门殿里。那夭桃的颜色像绶带一样鲜艳,秾李的光辉如同绸缎般柔和。啼鸟在稀疏的花丛中嬉戏,游蜂则在香气四溢的花间酿蜜。叹息着春风吹起,却让人无法见到你。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和繁盛的样子。
  • 长门殿:长门殿是古代宫廷的一部分,常用来指代繁华的地方。
  • 夭桃:指盛开的桃花,形容其娇美。
  • 秾李:指盛开的李花。
  • 弄花疏:啼鸟在花间嬉戏。
  • 游蜂:飞来飞去的蜜蜂。
  • 叹息春风起:感叹春风的到来,带来了花开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子璋,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对春天和花卉的描写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首句“何地早芳菲?”以疑问引入,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同时,诗人将目光聚焦于“长门殿”,这个意象不仅暗示了繁华的环境,也可能隐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使用了鲜明的比喻,巧妙地将桃花和李花的美丽形象展现出来,色彩的对比使得春意愈加浓烈。

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并未忘记内心的情感。最后两句“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通过春风的呼唤与花瓣的飘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层次。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何地早芳菲?”:询问春天花开的地方,表达对春意的渴望与期待。
    2. “宛在长门殿。”:暗示繁华的景象犹如长门殿中的美好,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
    3.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通过色彩和光泽的对比,展现春花的娇美与芬芳。
    4.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描绘生动的春日图景,鸟儿与蜜蜂的活动增添了生机。
    5.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情感的转折,春风的到来带来了思念的苦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夭桃色若绶”将桃花比作绶带,形象生动。
    • 拟人:鸟儿与蜂蜜的活动,赋予了自然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春日的短暂。

意象分析:

  • 芳菲: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长门殿:象征繁华与过去的美好回忆。
  • 夭桃与秾李:象征爱情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 啼鸟与游蜂: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门殿”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繁华
    C. 乡愁

  2. “夭桃色若绶”中的“绶”指什么?
    A. 一种花
    B. 绶带
    C. 月亮

  3. 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亲人
    B. 朋友
    C. 自己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清新气息,而沈佺期的《芳树》则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对友人的情感思念,展现了更深层的情感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病中六首 寄单州吕侍讲 湖上晚归寄诗友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九日与智叔鵰堂宴集夜归 陈询秀才归徐 登快哉亭 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 项城道中寄刘令使修溪桥 梅花七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下有服 齊字旁的字 占蓍 腰俞 白华之怨 黽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目睹耳闻 箜篌引 包含垆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家鸡野雉 包含胡的成语 耳刀旁的字 包含赍的词语有哪些 鸿门宴 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伤亡事故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