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5:06
夜泊越州逢北使
作者:沈佺期 〔唐代〕
天地降雷雨,放逐还国都。
重以风潮事,年月戒回舻。
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萦海若,霹雳耿天吴。
鳌抃群岛失,鲸吞众流输。
偶逢金华使,握手泪相濡。
饥共噬齐枣,眠共席秦蒲。
既北思攸济,将南睿所图。
往来固无咎,何忽惮前桴。
诗的整体意思是:天地之间雷雨交加,身处异乡的我思念故国。虽然身在风浪之中,但我依然牢记归航的时光。面容在外流亡中逐渐苍老,内心却依旧执着于故土的愚昧。在这一夜的停泊中,炎热的云彩追逐着北斗星。海面翻腾,似乎雷霆震撼着天际。巨大的海龟失去了许多岛屿,鲸鱼将江河吞噬,水流淹没了一切。偶然遇见北方的使者,我们握手流泪,共同回忆往事。饥饿时我们同吃齐国的枣子,疲惫时我们同眠于秦地的蒲草。既然向北方有求于人,向南方又有自己的打算,来往之间本无过错,何必畏惧前路的艰难。
沈佺期(约658年-720年),字子璇,号万山,唐代诗人,曾任蜀郡太守。他的诗作多涉及边塞和游子思乡之情,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沈佺期被贬谪于外期间,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身世漂泊的感慨交织,抒发了一个流亡者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以“夜泊”为起始,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氛围。开篇通过描绘雷雨交加的天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故国的思念。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异乡的流亡岁月,面容逐渐苍老,心中却仍然寄托着对故乡的美好幻想。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无奈和痛苦,也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海景,尤其是“萦海若,霹雳耿天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壮阔而又略显悲壮的景象,似乎与他内心的苦闷相互呼应。后面的“偶逢金华使”让诗人在孤独中遇见了同道之人,握手相泪,增添了一层温情。最后,诗人反思自身的处境,尽管面临种种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流亡者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流亡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夜泊越州逢北使》的?
A. 在故乡
B. 在异乡流亡中
C. 在朝廷任职时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金华使”象征什么?
A. 故乡的记忆
B. 同道中人的情谊
C. 失去的家园
答案:B
诗中“握手泪相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感激
C. 深厚的友情与思念
答案:C
这份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沈佺期的《夜泊越州逢北使》,把握其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