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灯词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22 16:02:25

诗句

灯已阑珊月气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阶心弄影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02:25

灯词四首 其二

作者: 姜夔 〔宋代〕

原文展示:

灯已阑珊月气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阶心弄影看。


白话文翻译:

灯光渐渐微弱,月色也显得寒冷,舞女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还在翩翩起舞。只因她心中对舞蹈的热爱无法尽释,更是在台阶之上观赏自己的舞影。


注释:

  • 阑珊:形容灯光微弱的样子。
  • 婆娑:形容舞姿轻盈,摇曳多姿。
  • 弄影:指舞者在光影中舞蹈,影子随之摇曳。

典故解析:

“婆娑”一词常用于形容优美的舞姿,通常与古代乐舞相结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诗中“弄影”意指舞者沉浸于自我表演之中,表现了对舞蹈的深切热爱与投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灯词四首》是姜夔在社交场合中所作,通常用于宴席或文人聚会。此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舞蹈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场景,舞者在微弱的灯光下翩翩起舞,伴随着冷清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优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灯光与月色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舞者的内心世界。舞者的舞姿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她在舞蹈中找到了自我,尽管舞动的时光已然流逝。最后两句“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阶心弄影看”,展现了舞者对舞蹈的执着追求,甚至在灯光微弱、月色寒冷的条件下,依然乐此不疲。整首诗在表现舞者的优雅与孤独之余,也引发读者对生活、艺术与自我追求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已阑珊月气寒:灯光微弱,月色寒冷,指明夜晚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舞儿往往夜深还:舞者在深夜仍然在舞动,表现了她对舞蹈的热爱与投入。
  3. 只因不尽婆娑意:舞者对舞蹈的情感无法尽述,说明她心中对舞蹈的热情无止境。
  4. 更向阶心弄影看:她在台阶上看着自己的影子,暗示了自我陶醉与对自身表演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的舞姿比作“婆娑”,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舞蹈的优美。
  • 拟人:灯光的微弱与月色的寒冷仿佛具有情感,反映出夜晚的宁静。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艺术的热情与对自我表达的探寻,表现出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温暖,也暗示着夜晚的孤独。
  • 月色:象征着清冷与孤寂,映衬舞者的内心情感。
  • 舞姿: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阑珊”指的是: A. 灯光明亮
    B. 灯光微弱
    C. 灯光闪烁
    答案:B

  2. “婆娑”形容的是: A. 舞姿优美
    B. 舞者疲惫
    C. 舞者失落
    答案:A

  3. 诗中舞者在做什么? A. 休息
    B. 观赏自己的影子
    C. 离开舞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姜夔的舞蹈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均涉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表达,前者侧重于舞者的内心追求,后者则描绘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姜夔的《词选》

相关查询

秋夕寄友人 牡丹 岁仗 自蜀入关 经故洛城 谒宁祠 宿武安山有怀 旧侯家 自遣 新安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椎骨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黄金世界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神闲气静 斗锡 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死不回头 柔嘉 蕞尔弹丸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有三有俩 糹字旁的字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遗篇断简 示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