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卫明铉山水小景为管伯铭赋》

时间: 2025-07-27 10:55:03

诗句

故人招我雁山傍,更入秋云结草堂。

至今未满李徵士,白首犹贪著作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55:03

原文展示:

故人招我雁山傍,更入秋云结草堂。
至今未满李徵士,白首犹贪著作郎。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朋友在雁山边邀请我,我又来到秋云缭绕的草堂里。至今仍未满五十岁的李徵士,白发苍苍却依旧贪恋于写作的乐趣。

注释:

  • 故人:老朋友,指与诗人有深厚交情的人。
  • :邀请,召唤。
  • 雁山:地名,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
  • 秋云:秋天的云,暗示季节的变迁,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结草堂:用草木搭建的简陋房屋,象征隐居生活。
  • 李徵士: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李贺,常被称为“徵士”。
  • 白首:年迈,白发苍苍的样子。
  • 贪著作郎:依旧热爱写作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东,元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以及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其作品多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文人之间交游频繁的时期。诗人因故人之邀,来到风景如画的雁山,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际情感的深厚联系。诗人在故人的邀请下踏入秋天的雁山,恰逢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用“故人招我”引入,既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描绘了秋云与草堂,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提到李徵士,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文化内涵。李贺虽已年迈,却仍然热爱写作,体现了文人对创作的不懈追求。这种对文学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诗人心中永恒不变的情感。因此,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友人和创作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人招我雁山傍”:老朋友在雁山旁边邀请我,表达了朋友间的情谊。
  2. “更入秋云结草堂”:进一步描绘进入秋天的云雾中,隐居于草堂,突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3. “至今未满李徵士”:提到李徵士,暗示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尚未达到成熟。
  4. “白首犹贪著作郎”:尽管年纪已大,仍然热爱写作,表现了对文学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故人招我”与“更入秋云”,形成了美妙的对仗。
  • 意象:秋云、草堂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隐逸情怀。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反映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隐士生活。
  • 秋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 草堂:象征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人”是指谁?

    • A. 朋友
    • B. 家人
    • C. 同事
  2. “白首犹贪著作郎”中的“贪”指的是什么?

    • A. 渴望
    • B. 吝啬
    • C. 忘记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诗词对比

  • 郑东的《题卫明铉山水小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郑东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郑东诗文集》

相关查询

晚晴 晚归舟中作 闲思 忆梅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夜行至白鹿泉上 冬日斋中即事 月夕幽居有感 近村 秋晚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龙致雨 爪字旁的字 要好成歉 包含窥的成语 虬卷 包含车的词语有哪些 应试教育 功结尾的成语 大字旁的字 红领巾 笔下春风 携老扶幼 页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玉碎香残 染丝之变 曰字旁的字 见义勇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