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48:37
原文展示:
尧传舜,盛事千古难并。回龙驭,辞凤掖,北内别有蓬瀛。为天子父,册鸿名。万年千几福康宁。春秋不说楚冥灵。莱衣彩戏,汉殿玉卮轻。宸游今不见,烟外落霞明。前回丁未,雾塞神京。正同符光武中兴。擎天独力扶倾。定宗庙,保河山,乾坤整顿庚庚。功成了,脱屣遗荣。访崆峒容与丹庭。笑挹庆寰不留行。吾皇哀恋,泪血洒神旌。肠断涛江渡,明日稽山暮云,东望元陵。
白话文翻译:
尧传位给舜,这样的盛事千古难有。舜乘龙车返回,辞别凤凰宫,北宫内另有仙境。作为天子的父亲,被册封为伟大的名字。希望他万年千岁福寿康宁。春秋时期不提楚国的冥灵。在汉殿中穿着彩衣戏耍,玉杯轻轻。皇帝的游踪如今不见,烟外落霞明亮。前次丁未年,雾气笼罩京城。正如同光武帝中兴汉室。独自支撑天际,扶正倾覆。安定宗庙,保卫河山,整顿乾坤。功成之后,脱去鞋子留下荣耀。访问崆峒山,从容进入丹庭。笑着接受庆贺,不留痕迹。我们的皇帝哀伤依恋,泪血洒在神旗上。心碎于涛江渡口,明日望向稽山的暮云,向东望着元陵。
注释:
- 尧传舜:指尧帝传位给舜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
- 回龙驭:比喻舜帝返回。
- 辞凤掖:辞别凤凰宫,指舜帝离开宫殿。
- 北内别有蓬瀛:北宫内另有仙境,比喻宫廷内的美好。
- 册鸿名:被册封为伟大的名字。
- 春秋不说楚冥灵:春秋时期不提楚国的冥灵,指历史上的不祥之事。
- 莱衣彩戏:穿着彩衣戏耍,指宫廷中的娱乐活动。
- 汉殿玉卮轻:汉殿中玉杯轻轻,形容宫廷的优雅。
- 宸游今不见:皇帝的游踪如今不见,指皇帝已逝。
- 前回丁未:前次丁未年,指特定的历史时期。
- 雾塞神京:雾气笼罩京城,形容京城的困境。
- 正同符光武中兴:正如同光武帝中兴汉室,比喻国家复兴。
- 擎天独力扶倾:独自支撑天际,扶正倾覆,形容英雄的壮举。
- 定宗庙,保河山:安定宗庙,保卫河山,指保卫国家。
- 乾坤整顿庚庚:整顿乾坤,形容国家的整顿。
- 脱屣遗荣:脱去鞋子留下荣耀,比喻功成身退。
- 访崆峒容与丹庭:访问崆峒山,从容进入丹庭,指仙境的访问。
- 笑挹庆寰不留行:笑着接受庆贺,不留痕迹,形容超脱。
- 吾皇哀恋:我们的皇帝哀伤依恋,指皇帝的情感。
- 泪血洒神旌:泪血洒在神旗上,形容皇帝的悲痛。
- 肠断涛江渡:心碎于涛江渡口,形容极度的悲伤。
- 明日稽山暮云,东望元陵:明日望向稽山的暮云,向东望着元陵,指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史等多个领域,尤以史学著称。洪迈的诗词风格典雅,内容丰富,常涉及历史典故和政治寓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六州》可能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古代尧舜传位的赞美,隐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期望和对国家复兴的渴望。诗中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尧舜传位的历史典故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回龙驭”、“辞凤掖”等,形象地描绘了舜帝的返回和离开。通过对“擎天独力扶倾”等句的运用,展现了英雄的壮举和对国家的忠诚。诗的结尾通过对皇帝的哀恋和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传舜,盛事千古难并。”: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尧舜传位的盛事,强调其千古难有的重要性。
- “回龙驭,辞凤掖,北内别有蓬瀛。”:通过“回龙驭”、“辞凤掖”等形象描绘,展现了舜帝的返回和离开,以及宫廷内的美好。
- “为天子父,册鸿名。”:强调舜帝作为天子父亲的尊贵地位,被册封为伟大的名字。
- “万年千几福康宁。”:表达了对舜帝长寿和安康的美好祝愿。
- “春秋不说楚冥灵。”:通过历史典故,暗示了历史上的不祥之事。
- “莱衣彩戏,汉殿玉卮轻。”:描绘了宫廷中的娱乐活动,展现了宫廷的优雅。
- “宸游今不见,烟外落霞明。”:通过对皇帝游踪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
- “前回丁未,雾塞神京。”:通过特定的历史时期,描绘了京城的困境。
- “正同符光武中兴。”:通过历史典故,比喻国家复兴。
- “擎天独力扶倾。”:展现了英雄的壮举,对国家的忠诚。
- “定宗庙,保河山,乾坤整顿庚庚。”:强调安定宗庙,保卫河山,整顿乾坤的重要性。
- “功成了,脱屣遗荣。”:表达功成身退的境界。
- “访崆峒容与丹庭。”:通过仙境的访问,展现了超脱的境界。
- “笑挹庆寰不留行。”:表达接受庆贺,不留痕迹的超脱态度。
- “吾皇哀恋,泪血洒神旌。”:表达对皇帝的哀恋和对国家的深情。
- “肠断涛江渡,明日稽山暮云,东望元陵。”:通过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回龙驭”、“辞凤掖”等,形象地描绘了舜帝的返回和离开。
- 拟人:如“擎天独力扶倾”,将英雄的壮举拟人化。
- 对仗:如“定宗庙,保河山”,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尧舜传位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英雄的壮举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皇帝的哀恋和对故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意象分析:
- “回龙驭”、“辞凤掖”:形象地描绘了舜帝的返回和离开,展现了宫廷内的美好。
- “莱衣彩戏”:描绘了宫廷中的娱乐活动,展现了宫廷的优雅。
- “烟外落霞明”:通过对皇帝游踪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
- “雾塞神京”:通过特定的历史时期,描绘了京城的困境。
- “擎天独力扶倾”:展现了英雄的壮举,对国家的忠诚。
- “脱屣遗荣”:表达功成身退的境界。
- “访崆峒容与丹庭”:通过仙境的访问,展现了超脱的境界。
- “泪血洒神旌”:表达对皇帝的哀恋和对国家的深情。
- “肠断涛江渡”:通过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回龙驭”比喻的是什么?
A. 舜帝的返回
B. 舜帝的离开
C. 宫廷内的美好
D. 仙境的访问
-
诗中“擎天独力扶倾”表达了什么?
A. 英雄的壮举
B. 对国家的忠诚
C. 功成身退的境界
D. 超脱的境界
-
诗中“泪血洒神旌”表达了什么?
A. 对皇帝的哀恋
B. 对国家的深情
C. 对过去的追忆
D. 对故国的思念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与洪迈《六州》: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与洪迈《六州》:前者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后者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诗词,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洪迈的生平和创作。
- 《洪迈诗集》:收录了洪迈的诗词作品,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