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9:5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9:56:56
一钵迢迢历数州,朱门白屋信缘求。
如今茧足归来也,自在沩山一牯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千里,经历了无数地方的生活,最终在繁华的城市和简单的乡村之间寻找归宿。如今他带着旅途的疲惫回到故乡,回归到沩山,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与一头牯牛一起自在地生活。
释怀深,宋代高僧,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在物质繁华的时代,诗人选择旅行探索,最终返回故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简单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的“一钵迢迢”不仅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也象征了追求精神食粮的过程。接着,诗人用“朱门白屋”对比,突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强调了内心的真实需求。最后一句“自在沩山一牯牛”则传递出诗人已然找到了归宿,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种从喧嚣回归内心的过程,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禅宗思想,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统一。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与对内心平和的向往,强调了回归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朱门”指的是:
A. 贫穷人家
B. 富贵人家
C. 一座寺庙
D. 乡村小屋
“自在沩山一牯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愤怒
B. 无奈
C. 自在与平和
D. 惆怅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追求名利
B. 归隐自然
C. 旅行的乐趣
D. 对社会的批判
比较释怀深的《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释怀深更强调对世俗的超脱,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活哲学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