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07:51
祠前一带抱江深,翠柏垂檐直半寻。
万古未应销碧血,千秋犹自想丹心。
传家岂让忠臣卞,事志何殊孝子参。
知是精灵留粤峤,叠教绳武到芳林。
在祠堂前的江水深处,翠绿的柏树直垂到檐下。
万古以来,忠诚的血液未曾消逝,千秋之后,仍然怀念那赤诚的心。
传家之业怎么能输给忠臣卞,志向何曾与孝子参不同。
知道这精灵留在粤峤,叠加的教诲让武士们到达芳林。
卢应徵,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在文人圈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忠孝文化为主题,以表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此诗写于访问忠孝祠时,表达了对忠臣孝子的崇敬,反映了明清时期士人对忠孝文化的重视。忠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探讨了忠诚与孝道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传达了对忠孝精神的敬仰。开篇以“祠前一带抱江深”引入,描绘出祠堂环境的深邃与宁静,给人一种肃穆之感。接着“万古未应销碧血,千秋犹自想丹心”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牺牲精神的赞美,强调在历史长河中,这种精神依然鲜活。接下来的“传家岂让忠臣卞,事志何殊孝子参”,则进一步阐释了忠与孝之间的相通,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诗的最后两句“知是精灵留粤峤,叠教绳武到芳林”,则将忠孝精神与自然景观结合,传达出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深刻的历史感,也有自然的诗意,令人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弘扬忠孝文化。
整首诗展现了忠孝的精神,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影响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作者呼吁人们应继续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诗中提到的忠臣卞指的是谁?
A. 卞和
B. 孔子
C. 颜回
D. 孟子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忠孝精神
C. 战争
D. 友情
“万古未应销碧血”中的“碧血”指的是什么?
A. 忠诚的牺牲
B. 战争的血
C. 友情的牺牲
D. 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