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47:04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
已齐生死理,鵩鸟莫为灾。
在潮湿低洼的长沙大地上,真才实学被无情地抛弃。
已经明白了生死的道理,何必再让鵩鸟带来灾难呢?
诗中提到的“鵩鸟”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被视为不祥之物,象征着灾难和厄运。这种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颇具分量,反映出诗人对命运和环境的深刻思考。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关心人间疾苦,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可能是李群玉在对贾谊的生平和遭遇进行思考时所作,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与对命运的无奈。
《读贾谊传》通过对长沙湿地的描绘,传达出对贾谊命运的感慨。贾谊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虽然才华横溢,却因政治斗争而被贬,最终不得善终。诗中“卑湿”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贾谊所处环境的恶劣,也反映出他人生的悲剧。
诗的前两句以长沙为背景,表现出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社会环境的无力感。后两句则转向哲理思考,提到生死的道理,表明作者对命运的接受与思考。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哀与哲理的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有情感的共鸣,也有思维的深度。
全诗通过对贾谊遭遇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与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死与命运的深刻哲理思考。
李群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鵩鸟”象征什么?
A. 吉祥
B. 不幸
C. 富贵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哪个历史人物的感慨?
A. 屈原
B. 贾谊
C. 司马迁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