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夜雪》

时间: 2025-04-27 09:37:19

诗句

雪眼羞明夜转飞,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7:19

原文展示:

夜雪 宋自逊

雪眼羞明夜转飞,
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
谁记山阴有戴逵。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雪花在幽暗中飞舞,像是害羞的眼睛。梅花还没有察觉,但竹子却早已知晓了雪的到来。炉中燃着柴火,旁边有三杯酒,谁还记得山阴的戴逵呢?

注释:

  • 雪眼:形象地描绘雪花在夜晚的情景,指雪花在暗夜中闪烁的样子。
  • 羞明:形容雪花娇羞,不愿显露光亮。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诗中表示梅花尚未察觉到雪的到来。
  • :竹子生长茂盛,象征着坚韧和顽强,早已感知了外界的变化。
  • 一炉柴火:指温暖的火炉,象征着温暖和宁静。
  • 三杯酒:表达了悠闲和饮酒作乐的情景。
  • 山阴有戴逵:戴逵是古代名士,意在引出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自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作闻名,风格清新淡雅,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事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作者在雪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对往事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在孤独寂寞中的思索与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夜雪》通过对雪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内心世界的交融。开篇“雪眼羞明夜转飞”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夜空中飞舞的情景,宛如害羞的眼睛,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梅花未觉竹先知”则通过梅花与竹子的对比,表现了自然中各种生命的敏感与聪慧。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虽然未察觉到雪的到来,但竹子却早已感知。最后两句提到柴火与酒,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静谧,同时又流露出对往事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上贯穿了雪、梅、竹和酒,构建出一个静谧而富有哲理的雪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眼羞明夜转飞:夜晚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像是害羞的眼睛,传达出雪的轻柔与神秘。
  2. 梅花未觉竹先知:梅花尚未意识到雪的降临,竹子却早已察觉,体现了自然界的灵敏与不同生命的感知。
  3. 一炉柴火三杯酒:描绘了温暖的火炉和悠闲的饮酒情景,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
  4. 谁记山阴有戴逵:引出对往事的回忆,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雪眼”,形象生动。
  • 拟人:梅花和竹子被赋予了感知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夜景象,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之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往的怀念,情感基调既有宁静,又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宁静,同时也是孤独的象征。
  • 梅花:代表坚韧与高洁,象征着在逆境中绽放的生命力。
  • :象征着坚韧与灵活,表现了自然界的智慧。
  • 柴火与酒:象征着温暖和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眼羞明”指的是什么? A. 雪花在夜空中飞舞
    B. 太阳照耀
    C. 风吹树叶

  2. “梅花未觉竹先知”表达了什么? A. 梅花和竹子感知雪的能力不同
    B. 梅花比竹子更聪明
    C. 梅花和竹子没有关系

  3. 诗中提到的“戴逵”是指: A. 一个酒客
    B. 一位古代名士
    C. 一位诗人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y 岑参
  • 《冬夜读书示子聿》 by 朱自华

诗词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描写了雪的景象,但侧重于送别的情感,表现了更为激昂的情绪。
  • 《冬夜读书示子聿》: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在寒冷的夜晚中引发了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郑元明高启文携友人所画谷口图访予湖山未几 春游(三首)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儿牧牛 画堂春 忆秦 短歌行 其二 短歌行 其一 塞下曲 万历宫词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三田分荆 致一 泼汤 委国 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我见犹怜 洽闻博见 奕奕欲生 建之底的字 赤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法不传六耳 花枝招飐 恩恩爱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