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萍》

时间: 2025-08-13 23:06:37

诗句

苦无根蒂逐波流,风约才稀雨复稠。

旧说杨花能变此,是他种子亦轻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23:06:37

原文展示:

苦无根蒂逐波流,
风约才稀雨复稠。
旧说杨花能变此,
是他种子亦轻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浮萍的无根状态,随波逐流,随着风的变化而变化,雨天与晴天的交替让浮萍的生存更显得不稳定。古人曾说杨花能变成浮萍,实际上,浮萍的种子也是轻飘飘的,随风而散。

注释:

  • 逐波流:随波漂流,形容浮萍没有固定的根基。
  • 风约才稀雨复稠:风轻时水面平静,雨多时则水流涌动,暗指浮萍的生存环境变化无常。
  • 杨花:指的是杨树的花,古时有传说认为杨花能转化为浮萍。
  • 轻浮:形容浮萍的种子轻,容易随风飘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自逊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观察浮萍生长环境后,感受到其脆弱与无根的状态,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萍》以浮萍为喻,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根的状态。诗中“苦无根蒂逐波流”一句,直观地揭示了浮萍的生存特点,生长在水中,随波逐流,缺乏稳固的根基,象征着那些生活在动荡环境中的人们,无法找到归属。接下来的“风约才稀雨复稠”,则进一步描绘了浮萍的生存环境,风轻时水面平静,雨多时则波涛汹涌,暗示着生活的变幻无常。最后两句提到“旧说杨花能变此”,不仅是对浮萍来源的追溯,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世间事物变化的探讨。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变化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苦无根蒂逐波流:浮萍在水中漂泊,显得无依无靠,隐喻人生的孤独和无奈。
    • 风约才稀雨复稠: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浮萍的状态,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变故。
    • 旧说杨花能变此:引入古老的传说,展示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想象。
    • 是他种子亦轻浮:最终揭示浮萍的本质,种子因轻而能随风飘散,强调生命的脆弱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浮萍比作无根的生命,象征着人类在社会中的漂泊。
    • 拟人:将浮萍赋予生命,让它似乎有了情感和命运。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称美,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根状态的感慨,反映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浮萍:象征无根的生命,生活的不稳定和随意。
  • 杨花:古代传说中的意象,代表变化与不确定性。
  • 风与雨:自然元素,象征生活中的各种变故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浮萍的生存状态是?
    A) 有根有蒂
    B) 无根随波
    C) 稳固不变

  2. “风约才稀雨复稠”中“复稠”的意思是什么?
    A) 风轻
    B) 雨多
    C) 水平静

  3. 诗中提到“杨花能变此”,这个说法的含义是什么?
    A) 杨花是浮萍的来源
    B) 杨花与浮萍无关
    C) 杨花比浮萍稳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浮萍》 by 佚名
  • 《江上渔者》 by 张志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虽然两首诗的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李白强调的是豪情壮志,而宋自逊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无根状态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太宁郡夫人张氏挽词二首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據馆乃出西郊 小泊新丰市 送孙从之司业持节湖南二首 迓使客夜归四首 雪中登净远亭四首 观基感兴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 过杨二渡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通残锦 方字旁的字 饮食起居 反犬旁的字 可望不可即 飞扬 包含诫的词语有哪些 破镜重圆 鬯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飘举 阙少 载鬼一车 用字旁的字 屋开头的成语 舍本事末 驱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