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呈赵常德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21 07:23:18

诗句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

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

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23:18

原文展示: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

白话文翻译:

我投身于选拔官员的行列,却接到了前往蛮荒地区的命令。我对那里的语言一无所知,听说那地方极其险峻。前进或后退都感到困难,确实有如荆棘般的艰难。幸好有贤明的使君,他的恩泽能够惠及众人。

注释:

  • 铨选:选拔官员的过程。
  • 蛮府檄:指前往边远地区的命令。
  • 蛮语:指边远地区的方言或语言。
  • 崄绝:极其险峻。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馀波:比喻恩泽或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接到前往边远地区任职的命令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未知环境的担忧和对贤明官员的依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展现了宋代士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诗中“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和不安。而“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则表达了对贤明官员的依赖和对良好政治环境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我投身于选拔官员的行列,却接到了前往蛮荒地区的命令。
  2. 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我对那里的语言一无所知,听说那地方极其险峻。
  3.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前进或后退都感到困难,确实有如荆棘般的艰难。
  4. 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幸好有贤明的使君,他的恩泽能够惠及众人。

修辞手法:

  • 比喻:“信有难如棘”中,将困难比作荆棘,形象生动。
  • 对仗:“进前退不可”与“信有难如棘”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通过描述自己在未知环境中的恐惧和不安,以及对贤明官员的依赖,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蛮语:象征未知和困难。
  • 崄绝:象征险峻和挑战。
  • 使君贤:象征清明政治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蛮语初未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担忧? A. 对官场的担忧 B. 对未知环境的担忧 C. 对语言的担忧 D. 对险峻的担忧 答案:B

  2. 诗中“所赖使君贤”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望? A. 对官场的期望 B. 对贤明官员的期望 C. 对语言的期望 D. 对险峻的期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呈赵常德四首 其四》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怀戴介眉客都 水调歌头·我有此客否 水调歌头·丹鹤结青士 水调歌头·留别沪上及门诸子 水调歌头 留清凉台作 水调歌头二首 其一 水调歌头 乙酉正月,钟山梅花迟迟不发,作此为花解释 水调歌头·悟得天仙诀 水调歌头 新秋寄骥沙徐仲宣 水调歌头(送王景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生识字忧患始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还元返本 包含泳的词语有哪些 曜灵 余光分人 士民 鱼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拘苦 骈语 邑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敛开头的成语 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身当矢石 珠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