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呈赵常德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7-12 14:22:39

诗句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

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

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22:39

原文展示: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

白话文翻译:

我投身于选拔官员的行列,却接到了前往蛮荒地区的命令。我对那里的语言一无所知,听说那地方极其险峻。前进或后退都感到困难,确实有如荆棘般的艰难。幸好有贤明的使君,他的恩泽能够惠及众人。

注释:

  • 铨选:选拔官员的过程。
  • 蛮府檄:指前往边远地区的命令。
  • 蛮语:指边远地区的方言或语言。
  • 崄绝:极其险峻。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馀波:比喻恩泽或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接到前往边远地区任职的命令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未知环境的担忧和对贤明官员的依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展现了宋代士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诗中“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和不安。而“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则表达了对贤明官员的依赖和对良好政治环境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我投身于选拔官员的行列,却接到了前往蛮荒地区的命令。
  2. 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我对那里的语言一无所知,听说那地方极其险峻。
  3.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前进或后退都感到困难,确实有如荆棘般的艰难。
  4. 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幸好有贤明的使君,他的恩泽能够惠及众人。

修辞手法:

  • 比喻:“信有难如棘”中,将困难比作荆棘,形象生动。
  • 对仗:“进前退不可”与“信有难如棘”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通过描述自己在未知环境中的恐惧和不安,以及对贤明官员的依赖,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蛮语:象征未知和困难。
  • 崄绝:象征险峻和挑战。
  • 使君贤:象征清明政治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蛮语初未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担忧? A. 对官场的担忧 B. 对未知环境的担忧 C. 对语言的担忧 D. 对险峻的担忧 答案:B

  2. 诗中“所赖使君贤”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望? A. 对官场的期望 B. 对贤明官员的期望 C. 对语言的期望 D. 对险峻的期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呈赵常德四首 其四》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贤明官员的期望,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回文诗二首 河流 张仪 菊花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摸鱼儿(用前韵调敬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一发不可收拾 火字旁的字 乌集之众 挑幺挑六 鬼出神入 雪案萤窗 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爵士 畜藏 幺字旁的字 权变锋出 孤立无助 比字旁的字 瞽旷之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