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4: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22:40
江边星月二首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
天河元自白,江浦向来澄。
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馀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江月辞风缆,江星别雾船。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清川。
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
客愁殊未已,他夕始相鲜。
第一首:
骤然降临的秋雨,在清冷的夜晚,金色的波光像是悬挂的玉带。
银河本是洁白的,江边的水流向来清澈。
映照的事物宛如断裂的珠子,空中一轮明镜正在升起。
余光隐匿在更漏中,况且露水华光凝聚。
第二首:
江边的月光告别了风中的缆绳,江上的星星与雾中的船只道别。
鸡鸣声中,曙光渐渐显现,白鹭在清澈的河流中洗浴。
那些景象究竟是谁种下的呢?悠悠的思绪又是在何处形成的?
旅客的忧愁仍未消散,只有在其他的夜晚才能再次相见。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杜甫的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友情的思考。
《江边星月二首》是杜甫在秋夜江边所作,诗中描绘了清秋夜晚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清澈的江河画面。首首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寂静的氛围,古今交融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在第一首中,杜甫通过“骤雨清秋夜”开篇,渲染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清冷,接着以“金波耿玉绳”描绘出江水闪烁的光芒,银河的“白”与江水的“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纯净和宁静。诗的后半部分使用了“映物连珠断”和“缘空一镜升”等意象,表现了月光的清澈与时间的流逝,余光隐匿在更漏中,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不可捉摸。
第二首则是对早晨的描绘,透过“鸡鸣还曙色”和“鹭浴自清川”,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诗中“历历竟谁种”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旅人的忧愁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他夕始相鲜”更是引人深思,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别离,感情的微妙与易逝。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秋水月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杜甫在《江边星月二首》中描绘的季节是?
“江月辞风缆”中的“辞”字意为?
诗中“鸡鸣还曙色”表现了什么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江边星月二首》与王维的《鹿柴》都以自然风景为题材,但杜甫更注重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忧愁,而王维则更多地追求一种禅意的宁静与和谐。两者的风格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