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9:10
浪淘沙慢
寒鸦,谱清真万叶战秋声露结
作者: 姚华 〔清代〕
暗绿净墙阴暂集,未敛归翼。
料理饥肠待啄,惊回冻羽更寂。
渐广野冲烟疏着墨。
背郭去催落斜晖,趁暮云成阵尽翻侧。
添几许寒色。测测。
此时虑乱如积。
况枯木流水多愁惨,情思惟萧瑟。
问望秋蒲柳,谁禁风力。
箭光浪影,景空付伊,背影朝昏堪惜。
春梦醒繁华收起,堂前幕旧燕弃掷。
冷蟾夜南枝尚自觅。
剩满地,雪迹霜痕待记。
忆孤村数点凄吟笔。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诗人通过寒鸦的归来、野外的烟雾和凋零的植物,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思索。墙边的阴影暂时聚集,鸦鸟尚未收起翅膀,饥肠辘辘,等待着觅食,却又惊起了冻得发抖的羽毛,显得更加寂静。野外的烟雾如疏淡的墨迹,背靠着村边,催促着落日的余晖,暮云成阵,纷纷翻侧,增添了几许寒气。此刻的心绪如同堆积的杂物,愈加混乱。枯树流水间满是愁苦,情思更显得萧瑟。问那秋天的蒲柳,谁能抵挡风的力量?箭形的光影,景色空灵,恍惚之间,背影在昏暗中显得格外珍惜。春梦一醒,繁华尽收,院前的旧燕也已被抛却。夜晚的冷月在南枝上徘徊,满地的雪迹霜痕待人铭记。回忆起孤村的几声凄吟,似乎为这份孤寂增添了几分感伤。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以擅长词作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压抑使得许多诗人通过诗歌寻求情感的宣泄与寄托。姚华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浪淘沙慢》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愁。诗中充满了自然意象,如寒鸦、落日、烟雾等,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对外在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寒鸦的归来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万物凋零,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暗绿净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内心的思绪也随之沉淀。
诗中反复出现的“寒色”、“愁惨”、“萧瑟”等词汇,不断强化了这一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的结构也极具层次感,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逐渐深入到内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也有内心的细腻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寒鸦”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斜晖”主要表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