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时间: 2025-07-12 12:48:58

诗句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

黄鹤瑶琴将别去,

芙蓉羽帐惜空垂。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愿为波与浪,

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

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

同向玉窗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2:48:58

原文展示: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作者: 刘方平 〔唐代〕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星星点点,月亮似二八少女,五盏灯火闪烁。黄鹤和瑶琴即将离去,芙蓉花和羽帐依依惜别。歌声宛转,宛转的情感无尽无穷。希望能化作波浪,与水流同起。黎明将至,黄姑和织女的银河也将消失。华丽的锦被再无情意,千金的宝镜又有谁能引导。歌声宛转,宛转地诉说着离别的伤感。希望能变作杨柳,依偎在玉窗下。

注释:

  • 星参差:星星稀疏不齐。
  • 月二八:形容月亮的模样,二八指的是月亮的形状。
  • 黄鹤:象征离别或即将远去的情感。
  • 瑶琴:美丽的琴,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芙蓉:荷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宛转:形容歌声柔和动人,含有深情。
  • 黄姑织女:古代神话中的织女,象征离别与思念。
  • 九华锦衾:华丽的被子,象征富贵与情感的流逝。
  • 杨与柳:象征柔情与依依不舍,杨柳常被用作离别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方平,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离别的场合,可能是诗人与友人、恋人或爱侣的告别。诗中的情感真挚,反映了人们在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思考与生动描述。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夜空的星月与灯火融入离别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尤其“歌宛转,宛转恨无穷”一语,将离愁别绪浓缩,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怅惘。

诗中将音乐与情感紧密结合,黄鹤与瑶琴的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芙蓉与羽帐的惜别则增添了几分柔情。作者希望化身为波浪,与流动的水共舞,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渴望与向往。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黄姑织女的典故,将离别的情感提升至更为深刻的层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全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艺术手法巧妙,展现了唐诗独有的韵味与深度,是离别题材诗歌中的一部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描绘夜空星月与灯火,营造出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2.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象征即将离去的美好事物,表现了惜别的情感。
  3.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歌声柔和,情感绵长,表达了离愁的无尽。
  4. 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希望化作波浪,与水一同流动,表达对自由与相伴的渴望。
  5.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黎明将至,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6.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富贵物品失去情感的寄托,反映了物质的空虚。
  7.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再次强调离别的伤感。
  8.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希望化作杨柳,象征柔情与依依不舍,传达出对陪伴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如“愿为波与浪”。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添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情感,如“九华锦衾无复情”。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沉感慨与思念之情,揭示了人生短暂与情感脆弱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月灯火:象征美好时光与温馨的回忆。
  • 黄鹤与瑶琴:象征离别的美好与音乐的寄托。
  • 芙蓉:象征美丽与柔情,常用以比喻女子。
  • 波与浪:象征自由与流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A. 星参差,月二八
    B.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C. 宛转歌声悦耳

  2. “愿为波与浪”中“波与浪”象征什么? A. 离别
    B. 自由与相伴
    C. 财富

  3.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中提到的黄姑织女是什么? A. 古代神话人物
    B. 天上的星星
    C. 传统乐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斗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与刘方平的《琴曲歌辞》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更强调孤独与思乡,而刘方平则聚焦于离别的情感与柔情,更显细腻与缠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刘方平研究》

相关查询

次韵高守无隐苦热 寄奉符大有叔 题噔上人颐庵 冬日出郊二首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题王亦颜清心阁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题许公寨驿 和荀晋仲题法隆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钹 筚路蓝缕 零乱 示字旁的字 闭门造车 龍字旁的字 账务 包含芜的词语有哪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濠上观鱼 辰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铲恶锄奸 神质 至死靡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